这次宣召有些蹊跷,齐尚书瞅瞅时辰,提前过去。
他先到万寿宫给郑太后请安,郑太后道,“是阿烺,说有事寻你。你是她的师傅,她学问上有些不解,想请教你。”
齐尚书看郑太后没有旁的吩咐,便道,“那臣先过去恭侯殿下。”
“去吧。”
见郑太后竟没有半点旁的吩咐,可见就是荣烺要见他。荣烺如今不过刚刚读书,这位殿下自然资质出众,齐康自己就是少年登科,一等一的俊才,但齐康也不敢说自己天资就胜过荣烺。
不过,荣烺年纪尚小,初初读书,即便功课有不解之处,太后娘娘便能为其解惑,焉何要宣召自己。
可知,公主宣召,为的并不是学问上的事。
齐康一时猜不透荣烺宣召他的用意,便辞出万寿宫,往清音阁而去了。
此时,荣烺正在跟随郑氏学习《贞烈传》。
她学此书有些日子了,《贞烈传》并不长,郑氏五天讲一个时辰,所以,到现在也才讲了大半。
荣烺今天是想跟郑氏商量一件事,“姨妈,我听说,当今帝都,姨妈对《贞烈传》造诣是最高的。”
“可不敢这么说,人外有人。我对《贞烈传》也只略通一二罢了。”郑氏对谁都是温温柔柔的模样,与孩子们说话也是慢慢的来,既有耐心,又有爱心。
“我听说,现在读的《贞烈传》注释本,是姨妈年轻时做的注释。”
“是啊。这些年虽有些心得,却没有字斟句酌的再做注释。不过,讲的时候,我也都讲进去了。”
“可我觉着,这书更有深意。”荣烺道,“就譬如显德皇后说,女子以德淑贤贞,柔顺为要。我请教姨妈,何为顺?”
“顺自然是顺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