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戚旸就对他很好,从没因为他是保姆司机的儿子就看不起他,是他自己太敏感,总觉得戚旸对他好是在怜悯他。
经过这半年被魏先生捧在手心里宠,他慢慢走出了心中的自卑,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过是俩人的世界不同,观念和理想也不一样罢了。
是他自己太过钻牛角尖了。
现在释然了,他也缺戚旸一个道歉,是以戚旸约他出来见上一面,他没任何犹豫就答应了。
然而俩人半年后的再聚,依旧以不欢而散收场。
原因是戚旸还没放弃让严春玉跟他出国的想法——二人在短暂的叙旧后,开始旧事重提,甚至在严春玉面露抗拒时,还拿严春玉所学专业和严家现今的状况来劝说他。
艺校本就烧钱,严家经济条件又不好。
戚旸承诺他说如果跟他去国外,费用依旧由戚家承担。
听到戚旸拿他的家庭条件说事,他便是释然了,仍旧觉得刺耳。
戚旸或许是真心为他考虑,可却没问过他需不需要这种关心,因此他都没等戚旸的话说完,起身就走了。
当初严春玉临时反悔,这让戚旸怒不可遏,盛怒之下放走了他。
可真到了国外,原本一扭头就能看到人不见了,这让他很是不适,也始终无法想通严春玉为什么要反悔。
戚旸出生豪门,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
这养成了他唯我独尊的霸道性格,说话也不怎么考虑他人的感受。
他隐隐约约明白自己对严春玉的心,可他放不下大少爷的架子,明明是想把严春玉找回来,可真见了面,说的话就开始言不由衷,把严春玉给气跑了。
但严春玉的态度也伤了戚旸骄傲的自尊。
他恼怒地再次出国,这一走就是四年,期间也没再联系过严春玉,因此等他再次听到严春玉的名字,是母亲打来电话,说严春玉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