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页

结果就是户部钱尚书直接在朝堂上对他们冯尚书发难,认为银钱自然应该全部入账国库,应由他们户部负责。

钱尚书本想讲个策略,先提出全部由户部接管,再给工部留一成也就是了。

哪里想到冯尚书据理力争,分毫不让,大家都没想到一向与人为善的冯尚书竟然如此强势。

据魏侯描述,满朝文武都看着两位尚书大人打口水战,若不是中间还隔着两位大人,怕是大打出手都有可能。

皇帝看他们实在不像话,多次干预,可稍息片刻两人又会吵起来,总之让众人看的十分痛快。

想那钱尚书是名副其实的铁公鸡,什么时候都是紧捂着钱袋子,不让别人碰,谁要是想要户部出钱,就如割了他的肉一般,哪想到如今他也有把手往别人钱袋子里伸的时候呢?

栗子煜其实还挺佩服钱尚书的,主要是户部的活是真不好干!

大梁朝虽说推翻了前朝,也做出了很多的改革,商人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但总体上还是以农为主,商人在普遍认识中仍处于最底层,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就是农业税和盐、铁,商税所占比例很小。

现在的土地不允许私人买卖,如若想要卖掉田地,还需去官府登记,同时,买卖双方还要交一大笔钱,以此来遏制前朝屯田隐田之弊端,这种方法极大的降低了普通百姓被压迫的可能,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可即便如此,大梁朝去年全年的收入也不过才3200万贯,也就是三千二百万两白银,其中百分之七十都是农业税。

栗子煜最开始知道的时候也大吃一惊,他从来到这个世界就一直呆在京城,侯府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经商,他是真没想到商业大环境是如此低迷。

要知道他前世有个商业繁荣的封建王朝,年收入可是能达到一亿六千万两白银。

钱尚书既要预留出应急的款项,同时又要保证国家一年的财政开支,其中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

可就算如此,在皇帝惠及民生的时候他还是要咬着牙把那份儿银钱挤了出来,只这一点就值得别人敬佩,当看到能够丰盈国库的钱外流时那种心痛也可想而知。

不过理解归理解,栗子煜对冯尚书的做法却是极为赞同的,毕竟他如今在工部任职,而且未来大梁朝的经济繁荣就掌握在他们工部手中,先吃一波红利也在情理之中。

他只想说,冯尚书不愧是他们老大,一旦出口就非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