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头穿着黑色短打的青年,那是曲梁城县衙的一名衙役。他今儿带着不少曲梁城的百姓,千里迢迢为主子鸣冤来了!”

“还有这边——”

“我知道,这边的都是因着霍珏《奏白灾合议六事》而得到妥善安置的流民。他们今儿连干粮都不去领,一大早便来了午门。”姜黎噙着泪笑道。

话音刚落,她便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

本不该哭的,可她忍不住,当真是忍不住!

这些百姓啊,全是霍珏救过的人。

今儿的天比任何时候都要冷,但这些人冒着风雪投桃报李来了!

她的卫小将军多苦啊,可如今他再也不孤单了。

有无数人站在他身后,有无数人做他的后盾,有无数人敢直面天威,为他讨一个公道!

簌簌风雪坠落在她的衣襟,姜黎想起离开青云山那日,殷道长同她慈爱道:

“你可知他今日之果,皆是你昨日之因。阿黎,去罢!带着那小子,去盛京结下越来越多的善因!”

彼时姜黎尚且不懂何谓昨日因,今日果。

可如今她懂了。

眼前的这些百姓,便是霍珏昨日结下的善因。

是以今日,他们来了!

隔着一堵宫墙,墙内百官高呼“恭请皇上退位”,墙外百姓怒斥“天子失道,德不配位”。

后来史官将这一日记载为“白灾之变”。

这一日,皇帝失德,天谴于上,人怨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