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页

刘和同举目四望,四十年前也是在这样的清晨,举家老少奔南洋,父母已逝,能落叶归根的看来只有他了。

人上年纪,总是有许多感慨。

方海落后几步,没出声打扰,一阵风吹过,他才忍不住说:“刘先生,风挺大的,要不去附近走走吧。”

这儿正是码头,年轻力壮的都快撑不住,更何况是到这个年纪。

刘和同咳嗽两声,问道:“这儿应该有家卖葱油饼的小店,还在开吗?”

别的不说,市里有什么好吃好喝的,方海是一清二楚,说:“还在开。”

就是给改成国营的窗口而已。

刘和同想这口想不知道多少年,说:“那请带个路吧,一大早还辛苦你们出来陪我吹风了。”

话说得真是客气,这次来考察的哪个不是薄有资产,方海对有钱人的印象就是当年见过的地主,说实在的,不算太好,现在一看,也不是人人都那么差劲嘛,也客气地说:“您是长辈,又是贵宾,应该的。”

看看咱这水平,方海真觉得自己大有长进,搁以前他都不会说。

他得意洋洋又有些发愁,今天给外宾们准备的早餐不知道多丰富,现在看来说不定不合口味,就眼前这位,一口气吃五个饼,愣是意犹未尽,还要打包带走的样子,真是让人不得不叹气。

他料的没错,各地华侨都抱团,不说十分熟,也有六七分,刘和同算是这回来的人里年纪最大的,长辈带回来的东西,大家当然都要吃。

这家葱油饼的味道确实也是一绝,大家就着豆浆,倒把精心准备的早餐给冷落了,动筷子的寥寥无几。

接待小组立刻开会,重新制定三餐。

就是秉持着不浪费的原则,大家的早餐标准倒是提高不少。

赵秀云来的时候,正赶上整装待发的点,她脑袋来回转,都没看到方海,心里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