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页

到这时候, 光纤这种材料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 限制它推广的最大问题,就是光信号在传输中的损耗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也有很多种, 其中最被看好的, 一是找到更高效的新型光源,二就是找到更好的光纤中继器,补偿信号衰减,对失真的脉冲信号进行整形。

而edfa, 就是这么一种对传输链路中的信号光进行功率补偿的神器。

这东西的原理井熙还有印象,就是制造一种掺入铒离子的光纤,使其在信号光诱导下,产生受激辐射, 形成对信号光的相干放大。掺铒光纤放大器+密集波分复用+非零色散光纤+光子集成,正是未来长途高速光纤通信线路的主要技术方向。2

这东西虽然大多数人不是那么熟悉,但也是一个有极高利润率的市场,而且相比起白光led未来只会越来越低的门槛,这却是地地道道的高科技项目,又涉及到通讯安全,绝对属于各国资金重兵囤积的领域。

“说起来,这个项目其实可以和国内实验室合作一下的……”井熙摸着下巴,又开始琢磨能不能从哪个部门搞点经费过来花花——她现在虽然不缺钱,架不住搞研究实在太烧钱,不提前未雨绸缪,要是真等到钱不够用那就彻底抓瞎了。

“合作?我以前那个实验室挺穷的,不过国内大多数也差不多,估计搞不出多少经费。”虞英帆瞬间就明白了井熙的意思,特别直白的说。

井熙:这家伙说话也太直接了,也难怪他以前的领导都欢送他辞职。

“邮电部还缺钱?”井熙不太相信。

虞英帆无奈:“现在全国上上下下,哪个研究所不缺钱的,要不然我跳出来做什么。”

或许做做日常研究还没什么,可但凡想要追求高新尖,想做出世界性成果,哪个不是用钱砸出来的?

现在国内还在烦恼穿衣吃饭这些基本问题,对于科技研发的投入,也只能关注几个重点领域,至于其他,大多都是自力更生,看能不能用手里少得可怜的资源做出成果,这样才有希望申请到更多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