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通过购买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拼凑出还不错的产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或许还真能挤入一个新行业。

只可惜,芯片行业和其他行业不同,摩尔定律很快就会给所有投机取巧者,躺在成绩上不思进取者,以狠狠的教训。

每两年扩充一倍的性能,越来越大的芯片尺寸和越来越精细的制程工艺,决定这是一个不能快速领跑,就只能被淘汰的残酷行业,或者说,除了头部的领跑者能拿到绝大多数超额利润,落后者要么收缩战场,乖乖吃领跑者剩下的残羹冷炙,要么靠着辛苦赚一点平均利润而已。

芯片行业潜力无穷,市场广阔,但是最高精尖的那一小块地方,也只能容纳一两家最优秀的企业生存。

毕竟,光刻机研发需要的投入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费用每年都在上升,技术研发费用,需要的设备,甚至生产成本,都根本不是一家小企业能够承受的。

如果不能赚取足够的超额利润支撑经费膨胀的速度,任何企业都走不远。

相比那家没什么背景的华国公司,很显然,背靠跨国大企业的a□□l,无论从后续的研发资金还是对人才的吸引力上来说,都显得更有竞争力。

“我们对深紫外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进展,”那个研究员骄傲的对上头的人说,“只要给我们四年,不,顶多三年时间,实验室就能拿出真正跨时代的机器,到时候,200纳米以下,就将完全被我们主导。”

他们公司全新一代的光刻机将使用深紫外线作为光源,更好的对准器,更优秀的精密传导系统,当然,还有更多的利润。

他们的预期很好,而且看起来,实现的可能性也相当大。

直到,dawn,以及清北光电实验室深紫外光相关的论文,开始在各个顶尖期刊上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