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真真低声告诉井熙,这是个当初没考上的。

井熙笑起来:“你一个考不上的都有心情吃饭,我怎么就吃不下了。”

这人眼睛一翻:“我那是考不上?我就是不屑去考。”

井熙耸耸肩:“挺好的,希望你高考的时候也是这态度。”

“你!”那人刚想开骂,王老师这时候正好走了进来,对井熙招招手:“井同学你在这里啊,我正好有一个问题想不通,趁着吃饭的时候,咱俩探讨探讨?”

那人虽然敢惹井熙,但是对老师还有些犯怵,只能哼了一声,然后飞快溜了。

王兴大概是除了井熙那几个崇拜者以外,最相信她能够成功的人了。

这一个月他没什么事情做,就开始研究起井熙的那套试卷。

后面的试题还算中规中矩,但是前头那几张列出来的公式,却有不少其实是初中就教过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浪费时间的原因。

王兴对此非但不惊讶,事实上,他甚至对井熙那一套试卷大为惊艳,然后在高三也开始推广起背书来,以至于不少学生私底下都说王老师怕是准备转行做语文老师了。

教书这么多年,他早就深深的感受到绝大多数学生都基础很差,学得不牢,只是一直无从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从井熙那几张公式纸里,他似乎隐隐约约看到了一个非常明晰的体系,只要按照这个体系来学来练,不说高分,及格还是很容易达到的。

在每门及格就能上大学的年代,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井熙也很惊讶这个老师的悟性。

这个年代的老师多半都十分尽职负责,明明没有加班费,也经常义无反顾的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