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大巴车直接就把新生们拉到了学校的新生登记处,一听到井熙的名字,周围的人都刷的一下转头看她。

看到是这么一个年轻漂亮的女生,登记的老师都有些意外,还忍不住稍微多问了几句。

然后就是领被褥之类的生活用品,再去宿舍。

一路上,帮着提行李的学长对这个漂亮学妹也十分殷勤,一直跟她介绍校园里各处知名景点,尤其是几处食堂的特色菜,被他说得绘声绘色,让井熙都忍不住有些饿了。

清北的女生寝室是六人间,三张高低床,另一边放着张长条的大桌子,门口还有带着六把锁的大立柜,方便收行李。

井熙还算来得早的,推开门,发现宿舍里只到了两个人。

问起来才知道寝室没按班级分,都是随机打乱的,寝室里先到的两个人,一个热情的京城大妞叫牛思辰,是经管学院的,另一个清冷冷不怎么说话的叫柳莺,江南人,是建筑系的。

不多长时间,其他几个也都到了。

紧跟着井熙没多久进来的是毕宇珊,也是京城人,材料学院的,她后面来的是化学专业的卫静如,来自湖广,最后那个叫梁桐,西南人,是学土木工程的。

互通姓名的时候,大家对井熙都多看了几眼,但是能考进清北的,哪个不是天子骄子,就算佩服她的成绩,面上也还是带着几分矜持。

人终于凑齐了,性格最外向的牛思辰就邀着大家一起去食堂吃饭。

这时候已经到了饭点,大家也确实都饿了,就去了之前学长推荐的食堂,味道果然不错,然后又一起逛了清北的校园,去生活商店买了些用得上的东西,然后才回寝室休息。

往回走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不同于隔壁自由奔放的气质,清北更多的是捧着书挑灯夜读的学生,寝室整体上带着一种枯燥而安静的氛围,却是井熙很喜欢的感觉。

不过不管哪边,如今的顶流文学诗歌,依然是不能被忽视的存在。

八十年代,大概是传统文学和诗歌最后的黄金年代了,这个时期诞生了无数诗人,文学家,还有好些不同的流派。

作为当代大学生,不能念几句朦胧派的新诗,没看过几本伤痕文学,简直都会被人唾弃没文化。

这时候,新生寝室这边就来了几个文学社的学姐,清北的女生本来就不多,她们一路走过来,获得了不少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