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

这些人还来找过井熙,想邀请她加入研究社,说是听说她发表过科幻小说,想必对研究外星人也很有心得。

井熙微笑而坚定的拒绝了这群过于热情的学长,并表示自己写的都是软科幻,不太适合这种过于硬核的搜寻工作。

寝室里其他人基本都选好了心仪的社团,有去音乐社的,有加入心理协会的,还有个进了围棋会的,最奇怪的是柳莺,她竟然进了周易学会,据说还有家学,所以从小就喜欢这些东西。

只有井熙,还什么都没选。

“听说这个也要算学分的,”牛思辰说,“你再不尽快选一个,好的社团都没有位置了。”

为了鼓励学生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拓宽兴趣爱好,学校对于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有学分奖励,当然一定不愿意参加的也不强求,只是可能影响期末的奖学金评定。

井熙想了想,最后划拉出一个马拉松协会:“就这个吧,我觉得跑步还挺有意思的。”

马拉松是清北的传统强势项目,但是在八十年代,这个协会还是由一群单纯爱好跑步的人聚在一起组成的小团体,每年申请的新生不多,也没什么名气。

听说这一届的满分状元申请加入社团,社长还挺高兴,不过他最高兴的原因还是,除了副会长以外,他们社团可终于迎来第二个女生了。

这时候的清北,可能是因为工科过于强势的关系,还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和尚学校,学校里女生比例低得可怜,放在没什么名气的马拉松协会上,成立三年,除了井熙以外,也就招到了一个女生。

不过他们协会人本身也不多,井熙进去之前,社团里一共也就九个人,还是靠着井熙,才艰难的把人员规模成功扩大到了两位数。

为了欢迎新人加入,社长提议去庆祝庆祝,结果就是去学校外的小山头上,高高兴兴的跑了一个圈。

这时候的中关村还真是一个村,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荒山和田野,倒是特别适合撒开腿跑,跑得精疲力竭,更觉得人生获得了一种升华。

获得升华这句话其实是社长说的,他是一个狂热的马拉松爱好者,还参加过国内第一届国际马拉松比赛,最大的梦想就是去至少十个国家参加马拉松比赛——虽然他目前都还没机会出过国。

一个山头跑下来,所有人气喘吁吁,只有井熙气定神闲的听着社长的梦想,道:“以后肯定可以的,到时候想去多少个国家都行。”

社长吐着舌头,擦着大滴大滴的汗珠笑:“以后我能不能出去不知道,你反正肯定能得奖牌,到时候咱们社团的名气,就靠你打出去了!”

然后又是一阵笑,在荒野里肆无忌惮地荡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