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

“不太多,只有025-03。”井熙回答。

sci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是这份期刊两年内被引用次数除以两年间在这份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总数量得到的一个值,虽然不能完全以此判断论文的质量,但确实是一个非常直观方便的标准。2

影响因子1一下的期刊,大概属于鸡肋级别,尤其在电子微电子这样的当前热门领域,这个数值基本说明,这只是一本很一般的入门级期刊。

刚被学姐们科普了影响因子的大一生,听到井熙的回答还有些失望,反而是学姐们看起来很羡慕:“只要手上有一篇sci,保研就足够了,你才大一就能拿到影响因子,不管是想进实验室还是保研,都会容易得多。”

井熙礼貌的笑了一下。

其他人还在等着井熙拆信,看热闹一时间散不去,井熙也干脆拿起小剪刀。

出乎意料,厚厚的牛皮纸里只有一封手写信,和几套被装订好的英文论文,却并没有正刊。

“是退稿信?”一个大一学生失望的问。

井熙看了一眼信:“信上说已经通过了,下个月才会寄样刊。”

“不需要修改?还是你已经改过了?”某个被各种大修小修折磨得麻木的学姐忍不住问。

“也是运气好,没有打回来修改。”井熙说。

论文投稿最常见的除了直接通过或者不通过,还有大修和小修。

小修算是比较简单的,可能只是遣词用句或者某些细节不符合要求,大修就头痛了,有可能打回来折腾半年,最后却依然是不通过。

至于直接通过不需要修改——不说论文质量如何,至少说明,井熙这篇论文的框架和细节足够规范,没有修改的必要。

几个学姐的眼睛瞬间亮起来,琢磨着什么时候单独向她请教怎么写英语论文的事。

一个擅长英文论文模板的学生,对这时候国内不少教授来说,都是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