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这就跟霉菌孢子可能出现在许多个不同实验室的培养皿中,但是绝大多数的命运都是被冲进下水道一样,只有敏锐且有准备的头脑,才可能发现青霉素。

很显然,费竟的前导师有这个运气,但是很遗憾,缺乏足够的科学素养。

不过现在,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重复之前那个实验。

除了被篡改的数据,实验记录本上其他的条目还算完整,井熙问费竟:“那个实验你之前参与了多少?”

费竟还是低眉臊眼的回答:“基本都是我做的……除了最后那个数据。”

他越说越心虚,声音也更低了。

“你才刚开始跟着他,又没属过名,这些实验造假怪不到你身上,”井熙安抚他,“不过,你愿不愿意暂时借调过来,帮我重复之前的实验?要是真有论文出来,可以根据你的贡献给一个二作或者三作。”

费竟一愣,忙不迭的点头。

实验室里不少人都很羡慕王聪,这么快就拿到了sci的二作,费竟也是研一,又刚换了导师,正是惶惶不安的时候,听到井熙这么说,当然只有点头的份。

“行吧,我去跟蒋副教授说一声,你就暂时先跟着我们项目组。”井熙说。

蒋副教授倒是好说话,也没多打听具体是什么项目,很干脆就点头放人了。

然后井熙很快发现,这个费竟虽然性格有点软,还真是一把试验好手。

王聪其实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研究者,条理清晰,有条不紊,尤其擅长解决各种技术细节上的问题。

费竟和他则完全不一样,这个人身上更多了一点随性的灵感,大多时候不管用,可只要被他碰对一次……

所以说了,他之前那个导师,可真是一个蠢货。

“这个步骤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两次实验数据的不同,其实是源于费竟对实验步骤的一点小小改动,表面看起来无关紧要,其实背后隐隐预示的,却是一个大发现。

费竟还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不安的搓着手:“主要是那天有个仪器的上机时间用完了,我没办法,才改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后来问过贺副教授,他也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