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

光是想一想以后每年上亿的实验经费终于有谱了,井熙美得差点直接笑出声来。

之前和她合作的那个律师现在已经成了她的专属律师,平时不需要他的时候就挂靠在那家房地产公司底下,帮着解决一些乱七八糟的合同纠纷。

井熙叫他来拟定合作协议的时候,才想起来问一句徐真真和安岚最近跑到什么地方去了,怎么好久都没看到两人了。

小律师笑:“她们正在你老家搞建设呢!”

“她们跑江流县去了?”井熙一脸懵逼。

其实不是回江流县,而是去了清水省。

徐真真和安岚创业搞公司,很快就在各自的学校引起了一阵风波,有人说她们是浪费大好的学习机会钻到钱眼里去了,也有人说这才有当代大学生敢闯敢干的精神气。

学校里领导对两人也是不同的态度,还有要对徐真真劝退处理的,还是徐真真学校一个资深的经济学教授看中了徐真真的资历,把她收做弟子,这场风波才无疾而终。

后来这位教授顺便还把安岚也拉了过来,至此,徐真真和安岚一边做生意,一边还要就自己的商业行为写一写经济学论文,时不时再跟着教授在全国各地采风,日子过得十分酸爽。

但是好处也很明显,借着教授的引荐,她们能接触到的层次也一下子提高了,还有主动过来招商引资的,再也不至于发生那种招投标的时候连门都不清楚朝哪边开的糗事了。

这次她们去清水省,就是教授带着两人去参加一个政府组织的投资发展探讨会,当然顺便搞搞招商引资也是应有之义。

做为已经小有名气的房地产商,徐真真和安岚在领导那里也是挂了号的,一到就有专人跟进,还正好就是江流县的县长,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想她们为家乡建设出点力,最好能在当地投资点产业。

问题是,房地产市场也才放开不久,各地的需求都很有限,条件相对更好的省会城市还好点,一般的县级市,如今哪有房产商进入的环境。

江流县也是真穷,这地方仅有的几个支柱产业就是原来就不错的食品厂还有刚发展起来的肉联厂,其他几乎没有一点拿得出手的东西,穷山恶水倒是不少,江流县的西边,也就是徐真真她们家那边就是山区,高山峡谷间,就连一条路都很难修起来。

回来以后,说起这次的所见所闻,徐真真还是忍不住叹气:“我原来以为我们那个村子就是最穷的了,哪想到那么大一片地方其实都差不多,我们这次跟着教授走访了不少村落,其中还有我自己的村子,村里人看我的眼光……我真是说不清楚。”

前两年过年回去的时候,村里顶多是夸一句大学生回家了,羡慕她去京城见了世面,以后老徐家日子也强起来了。

但是这一次,因为顶着考察的名头,还有堂堂县长陪同,乡里乡亲看她的目光,就跟看另一个世界的人差不多,之前就已经变得小心翼翼的村长,更是佝偻到卑微的地步,相比之下,徐真真的心里,却是说不出什么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