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页

第121章 关注

第一台原型机丑得像一台工业怪物, 到了第二台,用了asl的高精度对准技术,再加上更精细的工业设计, 看起来就好多了。

井熙买下了一家国内的玻璃厂, 引进技术, 建设新的厂房, 刚开始生产出来的产品跟人家二十年前生产出来的水平也差不多,但是她相信, 就像小孩子蹒跚学步,刚开始笨拙,后面的进步只会越来越快。

光学仪器厂则收购了一家原来的显微镜厂,最开始的产品也不是高端的实验级光学仪器, 而是更大众化的眼镜片,望远镜和镜头。

也是正好赶上了国内照相机发展的风头,这家新生的厂子很快就实现了盈利, 赚的钱甚至开始反哺科研经费。

只不过高精度的镜头并不是这么好做出来的, 这家崭新的工厂想要追上其他同行,一样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 远在荷兰的asl, 他们的新机型也已经开始销售。

as2500,号称是1微米以下,芯片细节表现最出色的机器,已经在北美市场获得了不少订单, 要不是碍于交付能力有限,或许还能取得更广阔的市场。

与此同时,其他几家美国的光刻机生产商,却遇到了大麻烦。

最强大的竞争对手gc股价暴跌, 与此同时,这家曾经野心勃勃的行业龙头却一口气开了太多并头前进的研发线,每一条都是吞金巨兽,于是,资金短缺瞬间就把它拖垮了。

陷入困境的并不止这一家,censer业绩一落千丈,-e也开始收缩市场,彻底放弃了欧洲的业务,欧美市场中,看起来比较能打的,似乎也就剩下a□□l这一家。

与此同时,隔壁的本子国也不甘寂寞,尼桑和佳能依然独步东亚,并且开始逐步侵吞原来竞争对手让出来的市场。

a□□l和日企在北美市场大扯头花的时候,很少有人注意到,在更加神秘的华国,也有一家光刻机生产商在悄悄崛起。

第三代原型机,井熙私心认为,已经是可以尝试着往外销售的成熟产品了。

而她现在,正在向潜在购买者卖力推销着她们的新产品。

这是一台占据了小半间屋子的大家伙,跟它的竞争对手比,看起来稍微笨重一点,体型也更加庞大,但是井熙却可以理直气壮说,这台机器集成了当前最前沿的技术,是芯片领域最顶尖的产品,没有之一。

这台编号u003的国产光刻机,把紫外光光源用到了极致,同时采用了最先进的对准技术,生产中的精细程度和细节表现,并不会比已经在北美卖得风生水起的as2500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