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页

与此同时, 密集型光波复用新技术的消息刚一放出去,又招来不少捧着钱包闻风而来的买家。

不提之前就和井熙合作愉快的麦克, 以及另几家先前就竞争过的公司,这一回,计算机领域几个新玩家也纷纷入场,砸钱下注光纤通信。

竞争者一多, 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井熙本来也有些不满麦克那边对掺铒光纤放大器的推广速度,这一回,干脆把专利的特许经营权分大洲卖了出去。

亚洲这边的市场留给国内的合作商, 欧洲和北美则分别卖给了两家公司, 一家是老牌的电信运营商,另一家则是新兴的计算机设备制造商, 因为签的是销售分成的协议, 井熙也巴不得他们扩展得越快越好,这样她的收益才更多。

当然,光前期的签约款,就已经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dawn的荷包再一次狠狠的鼓了起来,项目奖金大笔大笔的发出去,项目组成员也跟着阔绰起来,就连还在米国的虞英帆, 据说都给自己买了一台最新的个人计算机,更不用提其他呆在国内的人了。

如今的dawn实验室,身家几十万的实验员比比皆是,还有不少人,比如李文远,邹诗飞还有虞英帆,都拿到了项目的长期分红,细细一算,也不是一笔小数字。

而学校那边,跟着井熙的几个项目组虽然还挂在钱教授的光电实验室名下,其实也隐隐约约准备分出来了,所差的,不过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比如井熙的提前毕业和被学校聘任。

钱教授之前已经和井熙提过这件事情,毕竟明年她就进入大四了,大四的课程少,主要是实习和找工作,与此同时,系主任已经得到消息,国外几所大学也已经对井熙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把她挖走。

自己苗圃里的小白菜,怎么能随随便便被外头的猪拱了呢!

于是,他迅速推动了井熙提前毕业,以及直接聘任为副教授的一系列流程。

提前毕业还好说,井熙虽然很久没有上课了,但是每科的考试基本都能拿到高分甚至满分,再加上她名下一系列论文,早就达到了提前毕业的标准。

聘任的流程,却稍微遇到了一点阻碍。

国内大学,尤其是清北的职位提升要求相当细,有一系列硬件条件的要求,国内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学历也就是青年教师的基本入职门槛,海外名校的学历,才是更硬的敲门砖。

而井熙一个国内的本科学历,顶多也就做做辅导员,要不是看在是自己学校培养出来人才的份上,说不定拿到一个青年教师的职位都很勉强。

至于副教授,那至少也要等到五年以后才能考虑,当然,要是在这期间她又做出什么卓越的成果,自然也可以破格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