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页

第131章 (正文完结) 诺奖

这几年, 井熙开始感受到一种隐约的不安和压力。

远在异国的彭文娶了一位金发碧眼的妻子,对这种压力却并没有直观的反应:“我这边看起来都挺好的啊,候选者在电视上吵吵闹闹, 资本家依然不做人, 跟以前差不多, 啊对了, 倒是产业界,这边才成立极紫外光联盟, 你就开始批发极紫外光的相关论文,确实招了不少骂名。”

前几年几个跨国大企业,三大实验室,联合能源部成立了极紫外联盟, 为的就是把光刻机的波长再缩小一个数量级,巩固其在芯片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

井熙对此不疾不徐,一直等到国内的镜头磨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终于能批量生产皮米级洁净度镜头的时候才开始发力, 一系列重量级论文甩出去,当着极紫外联盟一系列大佬的面, 就把人家手边的桃子给摘了。

全球芯片产业, 无论是上游的圆晶厂,还是下游的设备生产商,都是一片哗然。

毕竟这顿砍杀动作实在太大,叫不少相关方都颜面扫地。

压力也由此产生。

高科技产业向来是全球技术和资金厮杀的主战场, 之前深紫外光刻机的小步领先还勉强能够容忍,但是整整高了一个数量级的技术代际优势,就是绝对不容忽视的隐患了。

于是,井熙名下相关产业就遭到了不少极紫外联盟成员的围剿, 甚至连很多需要进口的上游原材料,一时间都难以买到,实验也几乎进行不下去。

所以说这群资本家不做人,正面打不赢,干脆开始耍流氓。

不过井熙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

要不然,她这些年白给钱也要带着国内相关产业一起发展是为什么?还不就是为了防着这一手。

只不过,这场交锋比她预估的稍微早了点,要是能再往后拖两年,她应对的余地就更大了。

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打。

这辈子走到现在,井熙可从来就没有怕过谁!

冲锋的号角,从希原集团内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