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兴义心想:得带回去,过年让有珩摸摸看看这一大箱子黄金,摸摸金子生财气。
乔治露出诚恳的微笑,说了一大段话,俞兴义身边的翻译赶紧给他解释说:“希望俞先生可以感受到我们的诚意,感谢您给帕克家族带来如此丰富繁多的海鲜,不知道俞先生的船队可以保持怎样的航运周期呢?”
没想到,华夏国现在也有强大的船队了,乔治知道,海鱼最丰富的区域当下非华夏海域莫属,但是距离太远,他们西方的没可能为了几百吨鱼千里迢迢跑去东方,能花钱买到的,绝对不浪费任何资源。
帝国能给钱,他们能给鱼,各取所需。
俞兴义思考着回道:“一个月两次。”
他自己需要忙其他生意,以后不可能一直跟船远航,只能跟船在离开领海前,填满渔船,用上极鲜生命水,自己再返航。
两人商谈了许久,乔治还邀请他吃了一顿地道的帝国下午茶。俞兴义看着精致的点心塔,各种小巧可爱的甜点、烤派精雕细琢、奶香浓郁,就着点心喝完两大杯红茶,俞兴义觉得肚子还是空虚的。
相距不过几百公里的傅、俞二人并未相见,他们一个交付了全部海货、收了金条,马上就带着船队回国——再晚一些时日,天气愈来愈冷,一个则在图利普国东奔西走,最终选定了某个三国交界的海湾城市。
傅有珩站在图利普的长滩海岛上吹着湿润凉爽的海风,心旷神怡:在这里,再开一家店。
回航途中,俞兴义再次打开“海洋之心”系统,既然好不容易出一趟远海了,肯定不能“空手而归”的。当临近华夏海域时,船队再次释放出所有的捞网……
两日后,船队满载而归,卸货了六百多吨的海鲜。
这次的消息飞遍大半个华夏,也传到了邻国。帕克家族的上一个供应商就是来自瀛和国,得知欧国人转头找了华夏供应商,他们气也没处发,因为的确是瀛和领海内资源不足,无法继续供货了。
今年年底,他们的捕鱼业产量急速下降了328,别说供应国外了,国内都已经是供不应求,海鱼诸如金枪鱼、鳗鱼、鲑鱼等价格一路走高。
向来以海鱼为重要日常食物的瀛和人怨声载道,开始埋怨国家没有预先规划管理,适度捕捞,过度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最后遭到报复、过苦日子的还不是平民老百姓!
为了平息民怨,瀛和国当局想办法补救,百姓愤怒的原因是无法出海捕捞,家庭收入减少,同时海鱼价格高涨,导致大部分人再吃不起大鱼。眼下的急效方法是,只能依靠出资进口海鲜了。
人在厂里坐,钱从天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