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大队长了。”锅里还剩下一点儿面片汤,唐红梅又添了些酸菜,加上热水烧开,端到那头盘炕的社员们手里,“大家快来喝一碗热乎的酸菜汤!”
其他知青也帮不上忙,就在社员喝过酸菜汤后把碗拿到一起去后院洗涮。
半上午的时候太阳出来,昨个去大队部开了介绍信的知青们打算去一趟县城,买回乡的车票,再买上些本地的特产带回家。
来沅昭家里借住的知青共有十一个,其中五个女知青六个男知青,预计回乡的有两个女知青和三个男知青。
当天买完票回来,五个计划回乡的知青就开始收拾东西,第二天大队长赶牛车将他们送去县城。
走之前,几个知青还向沅昭买了几包祛寒的药包,说是买其实是换。他们用一斤小米换了五包,到了火车上不用煮开可以直接用热水泡。
家里自打来了知青,大娃和二妮学习的问题就再不用沅昭操心,这几个知青的学历都是高中毕业,教些简单的算术认字根本不在话下。
沅昭也跟着蹭了几节课,然后成功收获了几位知青老师的震惊与赞美。
张红梅:“沅昭妹子,你这记性不去念书可惜了。”
丁少林:“我现在才知道,原来书上说的过目不忘的天才是真的。”
秦暮归:“我这里有几本书,你可以试着自学。”
于是沅昭便收获了几本来自秦知青的散文诗集。
沅昭:实话说,这种诗集真的会有人当做闲暇时的兴趣爱好钻研吗?
像她就比较务实,没写到课本上的诗都不关心。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秦知青的一片好心,沅昭没好意思拒绝。
回乡的知青们离开没几天,韩丽丽上了门。眼看往后大雪一天大过一天,说不定过年那几天乡下的路都被堵得严严实实走不了人,她便赶紧回了趟娘家。
“我娘炸的南瓜饼和蒸的大肉包给你带过来了。”韩丽丽推门进来,屋里这会儿只有沅昭,她进来看到沅昭正捧着一本书小声絮叨,一边将东西放在桌上一边好奇地凑过去,“这是啥?你啥时候认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