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元冠受允了傅敬宗的请求,三千八百步骑逶迤南行,又行了数日,才走出褒斜道。
出了秦岭,便是平坦开阔的汉中平原,在山连着山的秦岭里转了好些日子,一下子,眼前就空旷了起来。
北面的秦岭和南面的大巴山夹起来的汉中平原在地缘政治和农业、军事条件上可谓是天赋异禀。
地缘上,得汉中者,退可固守山河,进可南取巴蜀,北进关中,正是汉高祖成霸业,汉昭烈成三分的重要地缘拼图。便是庸碌无能的张鲁,也可以凭着献上汉中给曹操谋个万户侯。
军事上更不用多说,诸葛武侯出祁山的故事都耳熟能详了,而大巴山中的白水关、葭萌关、剑门关更是天下雄关,只要不是实力相差过于悬殊,守军几乎不用担心什么。
至于农业,虽近冬日,但仍旧能看到插播冬小麦的农户,这也令元冠受一行人不由得感叹造物之神奇,南北两条宏伟延绵的山脉,中间竟然有如此肥沃平坦的土地条件。
而且汉中并不缺种植小麦、水稻这种口感较好的农作物所必须的水源。哪像陇西,只有上邽一片能种小麦,其他地方不是戈壁高原荒漠,就是草原山区盐碱地。
汉中平原的气候相当的温暖湿润,远胜于陇西四季不断的干燥大风天。而且除了平原地带,临近山区还有非常多的梯田可以开发。
汉中境内河流繁多,有汉水、沔水、婿水、洋水等等,年净水量充沛,河水不冻,冬无积雪,霜害少,风力小,非常适宜农业生产,是北魏在西北的重要粮仓之一(关中、汉中、上邽)。
在北魏的潼关以西的赋税征收中,由于有且仅有汉中可以大面积播种水稻,大米的征收占据了关西接近九成的征收产量。两季麦占据了关西四成的征收产量。
即便如此,梁州府库中依旧有着堆积如山的麦(麦子)稻(大米)粟(小米)黍(黄米)菽(大豆),由此可见,汉中之富庶。
至于为什么元冠受知道梁州府库里有什么,自然是因为傅敬宗带着他们在梁州治所南郑城里修整了一番。
南郑城中,人口远胜关西各城,在关西人口数量上仅次于长安,傅竖眼主政汉中(包含北魏设置的梁州、益州、巴州,其中益州巴州在巴蜀境内都只有很小的一块土地,统称汉中)这些年,从关中、蜀中、陇西逃避战乱和重赋至此的魏梁两国百姓和山蛮多达十余万户。
也就是说,汉中在原有的人口基础上,迁徙来的流民已经和南梁益州的账面人口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