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上党郡

北魏天骄 沈不渡 1446 字 4个月前

兵部尚书长孙稚是个知兵的,作为扬州兵的老军头,他打了半辈子仗,敌人的这点心理非常了解。

“尔朱荣刚死,尔朱氏定然要造元子攸的反,此时我们若是进攻两河,反而会给元子攸一个绝好的借口整顿内部,凭借外战树立威望。

而由于尔朱氏几员大将的各自为战,若是没有我们给的外部压力,他们自己就会好好地争斗一番,我们此时攻取两河,才是适得其反,会让他们团结一心。

邙山一战,我军已经伤了元气,两河地域如此广大,我军又是进攻一方,兵员、粮草准备都不足以支撑对两河的全面战争,这种仗还是不打的好。”

反对进攻两河的意见基本都表达完了,自然也有支持进攻两河的,其理由也非常充分。

工部尚书祖暅之是在场唯一一个坐着的,老头子扶着膝盖站了起来,说道:“巴蜀易取,两河难!时机若失,再往后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这种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从难易程度来讲,巴蜀比两河好打的多,而且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员的充足,越往后越好打。

因为西魏和东魏、南梁的兵制是不同的,西魏是府兵义务兵制和中央禁军制的结合体,东魏是部落兵制和中央禁军制的结合体,南梁则是部曲制。

这也就意味着,南梁的兵源数量是很难增加的,而西魏和东魏的兵源都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

而占据河北、河东、山东的东魏一旦再次完成内部整合,下次这种机会出现的时间,可就是真的谁都说不准了。

先难后易,还是先易后难,都有道理。

礼部尚书高徽和都官部尚书韦旭也站了出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作为北魏旧臣,他们更希望能先统一北方。

“至尊,莫要重小利而轻大义,人心思归,两河分割日久,再过一代人的时间,两河的人心就不在我们这边了。”

“两河黎庶陷于契胡铁骑凌辱之下,正是我军吊民伐罪的好时机啊!”

高徽、韦旭从大义的角度出发,说的也有些道理,邙山之战的最大政治意义就是确立了西魏的正统性,得洛阳者为正朔,没什么好说的,洛阳这座都城代表着北魏汉化的全部精华。

故此,两河汉民的人心还是处于可以极力争取的状态,但如果西魏迟迟没有统一北方,日子久了,百姓也就不会再想这些了,被胡人奴役久了看不到希望,大多数人也就只能默默隐忍过好自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