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在这个年纪,能凭自己的一双手劳动,养活自己,让老奶奶们觉得,自己不是个废人,也不是个只能让人赡养才能苟活的废物。她们是有价值的,有尊严的。

沈声默不仅给她们带来了工资,还带来了其他的东西:自己养活自己的踏实感,和那种自我价值实现的认同感。

在这里,她们会被尊称为“老师”。

所有客人,包括老板沈声默,对她们都是客客气气的。

连沈声默,在发现了这些老婆婆被喊作老师,会偷偷不好意思地高兴后,沈声默偶尔也会喊她们老师。

这种客气和尊敬,比任何金钱上的馈赠,都更令人能获得心灵上的满足。

时日一久,老奶奶们就把沈声默当成自己的孙女一样疼。不管沈声默有什么疑问,都会解答。不管她想学什么,老奶奶都会教。

不仅如此,她们还成为了工作室的活体招牌,到处说沈声默好话,就没有一个人是不夸的。

隔壁村的人知道了,便也想来。

外出务工的女性知道了,也想回家。

有手艺的、或者心灵手巧、能很快学会的,被沈声默留了下来。

添了绣娘,增加了人手,工作室的规模也逐步增大,逐渐步入正轨,成为国内小有名气的个人品牌。

五年后,沈声默以老奶奶们的名义,替她们申请了非遗物质文化传承人。

申请没有限制,不难,但是要过审,需要经过层层筛选。

从县到市,逐级往上,再到中央,最终还要名单公示,进入公示期。每一个步骤走下来,都花费很长的时间。

好在并没有让沈声默失望,她们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