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酥心小夫郎 四夕夕 1509 字 2022-10-04

如今唐董三十岁了,还是光棍一个,家里当初卖糕点的铺子被他租了出去,整日在县里闲逛,不知道他能做什么,也不知道他想要做什么,唐熙为了他的婚事愁得头发都白了几根。

唐家只剩下唐董这个看上去不怎么靠谱的舅舅,苏高平一死,苏家的人自然敢随便欺负唐熙他们。

通过观察“苏忻”记忆中的唐董,苏忻认为便宜小舅舅虽然游手好闲了店,但人不坏,对哥哥和外侄、外侄女都不错,倘若唐董知道了他们在苏家被欺负,肯定会过来给他们撑腰。

苏忻虽然佛了些,但他佛的前提是生活舒适,寄人篱下被欺负他可没有兴趣,也对苏家的“好日子”一点不留恋,自然是越早跳离苏家这个光鲜亮丽的火坑越好。

只要离开了苏家,苏忻就可以拿出部分自己会的东西,他们一家大富大贵不可能,吃饱穿暖没问题。

看着唐熙一脸诧异,苏忻依旧平静地问他:“阿姆,倘若阿爹知道祖母这些日子已经让大哥抄了数十遍佛经,他会怎么做?”

苏高义从小在苏家不受苏老太爷和苏老太太待见,对此他不争不抢,没什么存在感。

或许因为他从小过得不是很顺心,娶了合心意的夫郎后,他很护着唐熙和几个孩子,展现出来了他不同于以往那低调平庸的一面。

苏老太爷和苏老太太让他做事,只要能做到的他都会做,但倘若涉及到夫郎和孩子,他就会立马找苏老太太理论,导致了苏老太太对唐熙父子几人越来越不满,还只能全憋在心里。

这不,苏高平一出事,苏老太太就开始迫不及待地让苏瑜去她那里,借着为父祈福的名义抄佛经,要不是苏忻摔了脑袋,苏忻也会被叫去一起。

抄佛经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是大户人家常用来折腾人的手段,因为用毛笔写字很费体力。

况且苏老太太专门挑选了一本字数多的佛经让苏瑜抄,抄完后苏老太太还不满意,说苏瑜心不诚,要他跪在佛像前抄,跪着抄完又说他心不静,再重抄。

长期在昏暗的佛堂之中抄写枯燥的佛经,不仅人的心理容易出毛病,对眼睛、身体也不好,苏瑜这十几天肉眼可见地瘦了一大圈,脸色也憔悴下来。

唐熙心疼得不行,奈何相公去了,苏老太太以为相公祈福为有由让苏瑜抄佛经,他没法反对。

苏忻见唐熙动摇了,进一步劝道:“阿姆,阿爹去了,苏家靠不住,我们可以找小舅舅,要是你不想找小舅舅还能自立独户,我们有手有脚有本钱还有铺子,自己做点小买卖,不至于饿死街头。”

在南靖国,户籍分位两种,男户和独户,男户顾名思义就是以某一位男子作为户主,独户则相反,以女子或者哥儿作为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