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铺子的伙计都是苏家的家丁,他们是知道自家三老爷还活着的消息的。
可当客人满脸好奇地问起他们,他们三老爷是不是真的残废了时,伙计们都傻了,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
中秋那天,苏家不少下人亲眼看到的都是苏高平躺在躺椅上被人抬进屋,他是受伤了还是残废了,他们不知道啊。
而且,他们不清楚该为什么客人们会跑来问他们这个问题,在主子没有发话之前,他们可不敢随意回答。
苏家铺子的伙计支支吾吾的态度,满足了纯粹就是来看热闹的客人的心思,他们从伙计的神态、语言解读出来了他们认为的答案——苏家三老爷真的残废了。
天可怜见的,残废了就不说了吧,能保命就已经够好运的了,但是残废了之后不敢回家,只能跑去夫郎的娘家住,这就太惨了点。
说什么担心身子好不了,不想连累家里人?
一家人哪来什么连累不连累,难道不是苏家嫌弃苏三老爷废了?
不然为什么会有人说,苏三老爷中秋当天是回了趟苏家的,只是立马就离开。
之后这么多天苏家没有一点动静,没有对外说这个消息,大家居然是从唐家听说的。
还有一点,在苏三老爷回崇安县之前,苏家就已经把他的遗孀和孩子们赶出了苏家,这态度还表达得不够明显吗?
知道了这件事的人已经非常自觉地把唐熙带着苏忻他们离开苏家一事,理解成了是苏家赶人,选择性地忘掉了当初唐董带着人守住苏家的情形。
话越传越离谱,当伙计们意识到不对劲,往掌柜跟前说,掌柜再告诉苏老太爷时,县里过一半的人家都知道了:苏高平大难不死却残废,苏家嫌弃他,把他赶去了夫郎娘家。
苏老太爷听说了之后,气得差点当场翻白眼晕过去,外面传的都是什么屁话!
说起来,苏家没有对外正式说苏高平回来的消息,不能完全怪罪苏老太爷,但他的态度正是导致了这个结果的直接原因。
苏高平回到苏家的当天,他一听说唐熙他们不在就离开苏家,把苏老太爷气得不行,中秋那天晚饭他都没吃下去,好好一个中秋节满肚子都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