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太爷越想越多,做起了以后成为官家老太爷的美梦,只这样想着,他的怒气就减少了不少。
再一回头,他勐地发现三儿子一家做的事简直不堪入目,若是等到苏昌远以后成为官老爷,苏高平他们的做法可不是在苏昌远脸上抹黑,让苏昌远丢人?
这就让苏老太爷不能忍受了,他最是爱体面,曾经他的体面是自己开铺子挣钱,现在年龄大了,他发现儿子们都靠不住,不如指望能读书的孙子,可能还要好些。
这样一想,分家似乎是个省事的法子,这样以后三儿子一家再干出丢人的事,不至于叫他也跟着没面子。
之前坚决不分家的时候,苏老太爷认为分家丢人,觉得自己还没死,儿子们闹分家是想反抗他。
现在他有了这样的想法,又觉得分家有这样、那样的好处了。
甚至苏老太爷还在想着,苏高平不是说不要苏家的家产吗,净身出户是不可能的,毕竟他是苏家的人,那就给他少分一些家产,看他以后没钱花用了要怎么办。
苏老太爷并不清楚家里人花钱的多少,他不知道苏高平一家平时的花费多少,但是家里平时的开销大致他是清楚的。
按照苏家的花销,苏老太爷想,靠着唐熙那点嫁妆银子,在他们开了个不知所谓的铺子后恐怕不剩几个钱,就让这个不听话的儿子体会体会没钱用的滋味,吃吃苦头。
尽管打定了主意要分家,以苏老太爷的性子不可能派人去告诉苏高平:老子要把你分出去。
他老神在在地在家等着,等苏高平下次回来时再把这个消息说出来,看苏高平服不服软。
简氏哭诉了一番,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苏老太爷的脸色,见公爹几翻变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最后定在了一种奇怪的表情上,她猜不透公爹在想什么。
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她这一次给三房上眼药成功了,以后这件事就算传到公爹和婆母耳中,按照他们的习惯,不会细细地分辨事情本身是怎么样,他们已经给这件事定性为了三房不识好歹。
可简氏没想到,一直以来坚决反对分家的苏老太爷这时候想到了分家,她正琢磨着下次再做点什么添把火,让公爹对三房更不满。
苏老太爷的主意打得好,想着等到苏高平主动回苏家挨教训。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苏高平根本没有想过回苏家,这时候距离过年已经没几天了,几天之后苏高平居然直接带着夫郎和孩子在唐家过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