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没说自己的,他也没有问老夫人是哪家的,他们今天能恰巧碰上就是有缘,以后可能也会遇上。
等苏忻离开了,姚老夫人让田嬷嬷陪着她一起进佛堂:“刚才我的老毛病犯了,要不是那孩子心善扶住了我,我把老骨头怕是会不太好。”
“您的腿又疼了?”田嬷嬷扶着姚老夫人的手一紧,她刚才就不该亲自出去那一趟取东西,让人去拿就行了,“那位小公子是谁家的,可得叫人好好地感谢一下,我看他长得就面善,果然心地也是个好的。”
姚老夫人慢吞吞地说:“我和那孩子投缘,刚开始我也想问他是谁家,可我看着那孩子不想说,我就只和他聊了聊,猜测他应该住在崇安县,他对各种糕点特别熟悉,对做生意不排斥,估计他家里是做糕点买卖的,等回去了找姚大问问崇安县做糕点的人家有哪些。”
姚大就是庄子的总管事,他对崇安县的事很熟悉,找他问比派人在县里找快得多。
两人说着话,就来到了往生堂。
姚老夫人来这边主要是给自己相公和弟弟一家三口供奉魂灯,如今她弟弟这一脉就只剩下了蔚儿一个血脉,每每想到这,姚老夫人就总是气紧、难受。
在这边供奉魂灯,姚老夫人更多只是图个念想,不知道能不能让他们已逝的灵魂得到安宁。
因为宁蔚外祖和外祖母的牌位如今都在姚家的祠堂中,姚氏的牌位则是在京城宁家的祠堂中。
认真来说,姚老夫人没有资格给他们供奉魂灯,因为她不是宁家人也不是姚家人,她是一位出嫁女,是杜家人。
宁蔚倒是可以给他娘姚氏供奉魂灯,外祖和外祖母的就不行了。
可是这一年来,每次宁蔚到这边看望姚老夫人,她都没有让宁蔚过来。
一则她在这供奉魂灯本就不太合规矩,二来她担心外侄孙若是亲自供奉了这里的魂灯,会让姚氏在京城不安稳,反而不好。
虔诚地在佛像前跪了好一会儿,等到田嬷嬷实在担心老夫人的腿过来劝说后,她才终于站了起来,捐了香油钱,离开往生堂。
除了往生堂,姚老夫人还要去其他佛堂拜一拜,尤其是为她那个在边关镇守的二儿子一家。
老二一家都在边关,天远地远的她看不着,也不知道他生活得怎么样,每次写信就会说好的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