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子,有了红枣软糖,咱们唐记一定能在县里再一次出名。”椿婶很高兴,她参与帮忙做的东西能够帮助到二老爷,对她而言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
“嗯,不仅仅是咱们崇安县,看小舅舅的意思,还要卖去外地,过两日我们把橘糖也做出来了,估计就得麻烦椿婶你把做这两种软糖的法子教给大海哥他们。”苏忻笑着说。
苏忻能够单独教亮子做金糖,是因为就苏忻一个人会金糖,而做金糖的法子也暂时只能有亮子一个人学。
为此,亮子还在唐董的照看下拜了苏忻为师,虽然不是正儿八经地拜师,但是亮子平时在对待苏忻的时候是真正按照对待老师的尊重来的,苏忻的话大部分时候估计比唐董的还管用。
“教大海他们?”椿婶并不知道唐董的打算,她听着苏忻说要把做软糖的法子教给大海等人,奇怪地看向苏忻。
“看来小舅舅还没给你说。”苏忻之前和唐董商量过教大海等人做软糖的活由椿婶来,他以为唐董已经告诉椿婶了。
这不是一件不能说的秘密,苏忻见椿婶很奇怪,就把小舅舅的打算大致说了下,具体有哪些人跟着椿婶学做软糖,哪些人跟着亮子学做字糖,等到时候了唐董才会安排。
现在唐记的事还没查清楚,大海他们没那么快就跟着学做糖。
“没问题,我一定好好跟着二公子学手艺,等老爷说教他们的时候,就把做糖的手艺教给他们。”椿婶重重地点头。
苏忻作为家里的二公子,他是哥儿,不可能整日在一群大老爷们中间教他们做糖,就算苏忻愿意,苏高平不反对,唐董和唐熙也不可能同意。
所以,这个活只可能由会做糖的椿婶和亮子来,亮子就不用说了,椿婶早就成亲年龄可以做大海他们的娘不用刻意避嫌,他们都是合适的人选。
“橘糖我认为比红枣糖更简单,不用做两层,还有,咱们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橘子其实用不了多少,橘红才是橘糖味道的关键。”既然说起了做糖,苏忻就把计划明天做的橘糖提前同椿婶说说。
橘红又叫陈皮,是橘皮晒干之后的一味中药,从苏忻打算开始做橘糖,了解到新鲜的橘子价格高昂后,他就让唐董找了信得过的人帮忙从外地分批买了不少橘红回来放着,他做的橘糖中,橘子味大多将会来源于这些晒干的橘皮。
“原来是用橘红。”椿婶点点头,这样她就大致明白二公子会怎么做橘糖了,应该和枣味软糖差不错。
橘子是秋冬季节的水果,虽然崇安县下属有一个村种了不少橘子树,但是橘子少吃的人多,一斤橘子的价钱都快赶上一斤白米了,椿婶会咬牙时不时买一些回来,是因为老爷他们都喜欢吃。
要是真的把大多数果肉都是水的橘瓣熬成了浓稠的汁水加到糖里,做糖的成本可就太高了,橘糖的价格肯定要比枣味软糖高得多,这样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