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送礼大家心照不宣,但是你送给我家的礼,我好好地在库房放着,我送给你家的礼,你家的人拿出去当了,这不是赤裸裸地打脸吗,就算不是打脸也是一种轻视。
旁人可不会那么仔细地分辨清楚苏家三房已经分出去了,再是分出去了那也是苏家人,何况正常分家怎么会分到这些东西,显然就是故意的。
这时候苏老太爷和苏高义他们两人还不知道,苏高平把这些东西当掉,不仅仅是在短时间内让他们再度成为了县里大家议论的对象,更是得罪了不少往来的人家,在后来一段时日他们出去做什么都隐约被排挤。
不过这一回简氏总是意识到了她之前的错漏之处,在唐董放出了风声之后,她也赶紧安排人去外面说。
但是她已经失了先机,就算她派出去的人说得再多,也不会有苏高平他们当铺一事动静大,而且当铺发生在前面,县里的人对当铺的事印象更深。
不过简氏到底还是做了安排,这一次外面的言论没有再一个劲地说苏家大房如何如何,连带着也有人说苏高平有问题,做事太冲动,不顾念情亲等等。
苏家大房和三房已经分开了,外面的那些消息苏高平听说后没有再让唐董做什么,越是争执越会让事情总过不去,他不想揪着不放,想安生过日子。
分家之时,因为唐熙嫁妆被简氏扔了,他回来后消沉了几天,苏忻见状软磨硬泡拉着他去唐家帮忙做糖,让忙碌和新知识塞满他的大脑,没有多余的心思胡思乱想。
这就导致了苏瑜那边没有唐熙帮忙比之前更忙了些,他想着小妹已经十岁了,针线活做得不错,苏瑜干脆把小妹拉上一起做事。
一家人都在忙碌,几天时间一晃而过,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的上元节。
这一天,唐熙一大早就起来到唐家忙活,她要和椿婶一起做元宵,苏忻起床得稍微晚一些,他收拾好自己同样去了唐家的厨房帮忙。
苏瑜和苏嘉不去厨房但没有闲着,他们跟着苏高平、唐董一起做花灯,晚上他们一家人准备出去看花灯。
复杂的花灯他们做不来,就做了些简单的形状,苏瑜要了个普通的莲花灯,苏忻想要一个饼花灯,苏嘉想要一个荷包形状的。
三个孩子分别要不同的花灯,此外还得再做两个,唐董一个,唐熙夫夫两一个,苏高平一个人当然忙不过来,但是有唐董在旁边帮忙,忙活了一整天,五个花灯总算在晚饭前做好。
这一天晚上的晚饭不像年夜饭那般复杂,大家最主要、最重要就是吃元宵。
崇安县这边的人十分重视上元节,他们吃的元宵花样又多又复杂,苏忻以前和爷爷过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吃的仅仅是最普通的芝麻汤圆,没有那么复杂的花样,这一次他听说唐熙他们会做好几种元宵,非常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