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

酥心小夫郎 四夕夕 1460 字 2022-10-04

然而大部分农民都不习惯种这种新的粮食,洛南省是当年朝廷推广葵瓜子时试种的地方,因为那时候农民没经验又不积极,最后产出不高,就没有大量推广到外地。

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哪怕生瓜子的价格依旧远远高于生花生,种瓜子的地方还是很少。

苏忻想了想建议道:“小舅舅,要不你去找拥有大片良田的地主大户们商议,多多地在他们的地里种葵瓜子和花生,等到了收获的时候咱们按照市价收。”

相比起种粮食,种葵瓜子和花生的人要少很多,因为收益相对来说没那么高,而且需求也更少,万一遇到灾荒的年头,只有粮食能活命时,花生瓜子的价格就更贱了。

不过苏忻觉得,如果有人说好了要按照某个价格收,就算多种了也不会掉价,只要不是灾荒的年头,让手上有几十上百亩地的地主们种上几亩地的花生、瓜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我试试吧,就算地主愿意,很多佃农不一定乐意。”唐董不觉得苏忻的办法能成。

其一,就算要种花生、瓜子也是在春耕之后,收获更是要等几个月,远水解不了近渴。

其二,地主把地佃出去后是农民自己决定种什么的,地主只会根据地的优、良、差分别收地租,佃农会在他们能力范围内种最能卖钱,或者产量最高能填饱肚子的粮食,地主一般不会干涉地里的事。

只有雇长工或者是让自家下人种地的情况下,地主才能直接决定地里种什么。

“如果这样不行,那小舅舅你辛苦些,跑几个村镇,让那些有自己地的农民多种花生、瓜子呢?”苏忻只是觉得找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比较省事,如果不行那就换成地少的普通老百姓也成。

“嗯,咱们家的花生瓜子以后怕是得少做些,忻哥儿你要不就别忙活了,等下半年再说。”唐董对苏忻笑了笑,原材料贵点就贵点,只要不用自己多往里添钱就成,做瓜子花生少赚些其实无所谓。

苏忻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不管买不买得到,不管以后做得多或少,他先把东西做出来再说吧。

等唐董走了,翻炒着锅里的瓜子,苏忻突然想到他们刚才的想法似乎都有点偏了,为什么一定要在开垦得整整齐齐的良田中种瓜子和花生呢?

良田是要收税的,就算南靖的朝廷税低,一亩地一年也要上交不少粮食或者税金,大家当然要想着种一些能抵税或者能填饱肚子的粮食。

为此,乡下很多人种菜都不会专门倒腾出一块菜地,而是在门前、屋后随便开点地就种了,葵瓜子和花生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呢?

乡下的地和宅子不像城里那么值钱,和村长、里正关系好些的人家,买地的时候塞点东西塞点钱,修房子时丈量有些误差,一亩地最后悄悄变成一亩半不是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