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时候直接拿着这件事在唐熙在场的时候再商量,唐熙有很大概率不会同意。
但是如果提前同苏高平说,苏高平不一定会拒绝,并且等到了家里人一起商量的时候,苏高平还能帮着苏忻劝说一番唐熙。
苏忻想在分家的时候跟着去苏家,是因为他想要帮自家争取到该分的家产,按阿爹的性子,分家肯定不会主动开口说家产的事,那边分多少,他就拿多少。
诚然,这样显得很硬气,也好像能出一口气,大概能够间接地向苏老太爷他们表明自己内心有所不满。
就像苏忻一开始想分家这个问题的时候,因为当时苏高平不在,他就只想着拿回唐熙的嫁妆,对苏家的家产没有想法。
但是后来苏忻琢磨着,真要分家没必要不要家产,咱们不争不抢,就按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来呗。
真正不要家产,那是便宜了苏高义和简氏,对他们家没有任何实质的好处,也搏不来什么好名声。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说,不要家产,以后过年过节给苏老太爷他们送孝敬,那就得用他们后来自己挣的钱,想想苏忻就觉得不高兴。
这种老人还在的分家,分家了之后他们三房必然要时不时回去看看老人,不像家里老人都去了兄弟间分家,要是兄弟之间有矛盾,分家了老死不相往来都没人会多说。
苏忻左思右想,觉得分家还是应该在族亲们在场的时候争取一二,至少把未来几年过年过节送礼的本钱拿到手,至于更往后的就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