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丰和吴枝花一口回绝:“浪费这个钱干啥,你们忙,我们就慢慢收呗。只要不下雨就不急。”
老人家终究是舍不得这个钱。
严如玉放下糖水碗,笑道:“叔叔阿姨,你们就听宋锦姐的吧。不然他们在外面忙着的时候还得担心你们。再说了,我宋锦姐现在出息了,请几个帮工的钱还是出得起的嘛。你们可等着吧,后面的日子肯定还更好呢。”
被她这么一夸,宋永丰一向严肃的脸上都止不住的笑。出息了就好啊,他们这一辈子,不就是盼着儿女能够出息?宋锦刚离婚那一阵儿,村上的人都对着他戳戳点点,他知道这是在笑话他这个曾经的大队书记,居然教导出了一个离婚的女儿!他虽然面上不显,但同样是愁得晚上整宿整宿的睡不好,不是愁自己的面子,而是想着这女儿以后可咋办?要怎么生活?可没想到,就这几个月的时间,她就在市里面赚上钱了,还开上店了!
宋永丰和吴枝花只觉得自己在村里行走的时候,腰杆都能挺直几分。
严如玉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就去找了采购部的老杨。
她把老杨拉到角落里窃窃私语:“老杨,你熟悉的那几个纺织厂里,可不可以给私人供货?”
老杨诧异的看她一眼:“你自己想要买布啊?”
严如玉点头,加上一句:“很多。可能要好几匹。”
“那么多?你要干嘛?”一匹布有三十多米,除非是做布匹生意或者是裁缝店,不然没人会一匹一匹的来买。
“我一个亲戚想要做点小生意。”严如玉含糊的说道,她现在还不想把自己和宋锦做生意的事情告诉别人,“我不想着你和纺织厂的关系比较好,能拿到一些外销的布还能有更好的价格嘛。”
老杨和严如玉关系还不错,而且想到严如玉她爸的关系,很豪爽的点头:“行,你如果要得多我还真不敢答应你,尤其是外销的布,现在可不好搞。但几匹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你要啥样的?”
她把自己的要求告诉他。她们打算先拿贝雷帽来试试手,这就需要两匹布,一匹是外料,打算找柔软的略有点厚度的毛织面料,另一匹则是用来做里料。现在毛织面料大部分外销,出口创汇,而国内卖的,反正整个柳市卖的,都是颜色单调,花色也一般。所以老杨可以搞到外销的话那最好不过。
老杨一口答应下来:“我这两天正好要去一趟纺织厂,我给你带点样回来看看。”就是从每匹布上面剪一小块,可以让她看到花样和质感。
“好嘞!老杨,多谢了。回头我请你和嫂子吃饭。”严如玉大喜道。
“客气,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