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楠在一个星期之内注册了一家公司,她占80,宋锦占20的股份。然后她把这自己的这家公司和锦玉公司都给塞进了百货商场的投标邀请名单中。
锦玉公司收到这份邀请之后,立刻就召开了会议讨论相关事项——她们需要出具自己的承包方案,商场领导将会进行评审。评审通过了之后,才能进入到最后的投标环节。商场给到了一份具体的要求,这里面一些类似于商品适销率、柜台陈列、优质服务之类的指标相对来说都不难达成。因此他们很快就通过了评审,据周楠传来的内部消息说,还拿了高分。接下来,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投标金额,也就是每一年她们要上缴的利润。
说穿了,这其实就是要考验她们能做到每个月多少营业额,而商场希望的是越高越好。
周楠还挺有心的,她把商场现有的衣服鞋帽柜台的一些数据给到了她们。
会议上,大家纷纷讨论起来,各持其词。
“如果我们来操作的话,现有的营业额肯定是可以达到的,就看要上缴利润率是多少?”
有人反驳:“如果商场只是满足于现有的营业额,就不会进行改制了。所以这个利润只能比现在高,而且还得要高出不少才有希望。”
“不错,一般上交给商场的利润都会在20到30之间。我们不可能只是维持旧有的营业额,然后把上缴利润提高到50到60吧?那我们承包来干嘛!给商场白白打工啊!”
“可是如果只是卖帽子和头花的话,单价比较低,很难在营业额上面做出多大的突破。或者说即使是我们自己突破了,但别人卖更高单价的衣服,那也会比我们要高。”
“我们为什么不试试做衣服?衣服才是单价最高的东西。”
有人提了出来,大家瞬间就安静下来。
在百货商场的规划当中,她们把不同的楼层赋予了不同的品类。第一层是卖电器和珠宝之类的单价比较高的东西。第二层和第三层是卖衣服,鞋帽和日用品;第四层则是皮具和布料;第五层是杂货。
锦玉公司要竞争的柜台位于第二层和第三层,按照招标文件来看的话,商场把这两层分成了几个区,按照位置的好坏,最低投标线也都不同。锦玉公司瞄准的自然是最好的位置。而这个位置还不是固定的,实行的是淘汰制,也就是如果第一年你没有达到相匹配的利润,那么第二年你的位置将会被调整。
这也就注定了她们要竞争的是其他的同区域卖衣服的柜台,而她们的单价很难拼得过这些人。
大家在核算了好几遍之后都觉得她们必须在柜台里面加入服装才能够有胜算。
这个提议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包括严如玉和行事作风向来比较保守的老杨。
大家都看着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