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武举……天心府……如此熟悉的字眼。

前世他确实想过走武举的路子。

在见过游侠任逍遥之后,姜羡余愈发向往那种仗剑天涯、锄强扶弱的日子。

是谢承劝他,孤侠救人,大侠救世。若只救人眼前一时之困,不如考武举,入天心府,成为天子近臣,除大恶,筑盛世。

他说:“庙堂之弊才是苦民之源。”

姜羡余不如谢承聪明,自然容易被对方“蛊惑”。他因谢承口中的时政之弊而怒,又因对方描绘的远大蓝图而振奋,生出了满腔壮志。

直到后来孤身在外闯荡,才渐渐明白,哪怕是点滴小善,只救人眼前一时之困,对那人而言也如同再造,至关重要。

同样,世间万种祸事,孤侠难救苍生。若当权者为恶,必然万民皆苦。要救世,就需要像谢承那样的人来掌权。

但那时的他经历不丰,还不懂这些。只满怀壮志地同谢承约定,一文一武,共赴庙堂。

第十九章 前世:武举之路爹娘为何不许?……

前世。

姜府客院,姜羡余找到正在打点行装的任逍遥,说:“抱歉,任大哥,我还是不跟你走了。”

任逍遥动作一顿,惊讶地看向他。他待在扬州这阵子,一直在姜府做客。

姜羡余带他逛遍了扬州,时常同他比试切磋,尤其喜欢听他讲游历所见。两人混熟后,很快将那些称兄道弟的敬辞省略。

前两日他向姜羡余辞行,姜羡余也蠢蠢欲动,说要同他一道游历四方。

此刻听他说不去了,任逍遥笑着问:“不是你闹着要跟我去闯荡,怎么突然改了主意?”

姜羡余:“若是我走了,我爹娘肯定不放心,说不定还会四处找我。还是谢承说得对,我只是想行侠仗义,锄强扶弱,考武举,入天心府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