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小汤圆,姜羡余低落了好一阵子,直到李熠悄悄给他们派了活,让他和姜柏舟尽快熟悉京城布防,才重新振作了精神。
……
文清帝的诞辰在四月末,花落纷纷、桃李成果的时候,举国欢庆三日。
除了滞留京城的几位王爷,不少公侯也从就任地返京,为文清帝贺寿。
谢承在文清帝诞辰前一日将“兴国之策”交给了他,病情稍有起色的文清帝龙心大悦,破格邀他这个小小翰林参加明日的宫宴。
“把你那个师弟一块带来,人多热闹。”文清帝道。
谢承不信文清帝不知道明日宴会上可能发生的变故——禁宫设宴,最是人员混杂,禁军守卫压力倍增;再加上君臣饮酒作乐,精神麻痹,最容易叫人钻空子。
古往今来,多少毒杀行刺发生在宫宴之上。忠王如果狗急跳墙,明晚就是最好的时机。还有身处冷宫的废太子,如果不趁文清帝在世时放手一搏,恐怕再难有机会翻身。
文清帝却还让他把姜羡余带进来,到底是自负于禁宫的防卫,还是有把握废太子和忠王不敢造反,也不怕姜羡余对他有杀心?
亦或者,文清帝对一切了如指掌,布好了请君入瓮的局?
不等谢承回答,总管太监就将入宫的令牌交给他,叮嘱道:“谢大人明日带着这块令牌入宫,会有宫人给您领路。”
谢承不好推辞,只能躬身谢恩。
李熠和方志洲对文清帝邀请谢承一事并不意外,但邀请姜羡余就值得深思了。
根据李熠的眼线汇报,忠王确实有不少动作,睿王也将禁卫军和京畿卫牢牢握在手里,对文清帝重病却迟迟不肯封他做太子一事耿耿于怀。
届时这两方先对上,李熠就可以做黄雀。
姜羡余倒没有想那么多,对谢承道:“不管这是不是鸿门宴,我都要和你一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