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这玩意儿是种子公司放在他们店里的,原本是想借助他们的店面推广新产品,然而农村都有这样的习惯,大家种地都喜欢跟风,而且野菜这玩意儿山里到处都有,也根本没人来买种子,这册子一直闲置着,封面积了厚厚一层灰,翻开来,里面的页面却还是崭新的……

显然,种子公司的新产品推广失败的很彻底。

“这个是新品种的紫苏,现在城里都流行吃那个沙拉和西餐,紫苏鲜叶的市场很大的。”

“这个是蒲公英种子,没想到吧?这个据说销量也不错。”

“还有这个,咱们以前都是吃香椿芽的,没想到现在火锅店都流行吃香椿苗了,就是拿香椿种子种出来的秧苗,卖的挺贵呢。”

“还有这个地木耳,这个不是种子,是菌种,这玩意儿晒干了听说按两卖的,二两就能卖到十几块钱。”

种子站的陶叔叔把几样种子公司力推的种子翻了出来,听说他们要做干菜生意,又挑出了几样常见且高产的蔬菜种子给他们看,忙了一上午,又记下了这些种子的价格和产量,唐新岚打算回去把这些蔬菜找些照片做个短视频,再做个投票链接,先让粉丝帮忙选些大众比较能接受的品种。

做农业其实是个风险比较大、回报也慢的产业,唐新岚以前还没想过要自己租地种菜,但是没办法,就像孙二叔说的,不趁现在租地便宜赶紧抢下来,等以后被别人掌握了货源,到时候主动权就不在她手里了。

现在只能想办法尽量在前期规避掉一些风险,反正她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前面三年能保本就行了。

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听说他们承包了村里那么多地是为了种野菜做干菜生意,孙二叔居然亲自找上门来——

“小唐,你怎么把叔叔我忘了呀?”

“野菜也算是土特产呀,你看我们公司那么多土特产门店,还有自己的工厂,反正都是卖,你卖给批发市场,还不如卖给我呢。”

“先说好哈,我这里肯定是没有批发市场给的价格高的,但是我有个好处,销量稳定!你想想咱们省每年有多少外地来的游客?我跟你说,那些大爷大妈最爱买的就是这种野菜了!”

“听叔的,跟我合作,包你赚钱!”孙二叔努力给小唐同学洗脑。

上次卖茶叶的事儿可算是让孙二叔看到了农村土特产的巨大市场,联想到这几年到他们这里旅游的中老年群体越来越多,孙二叔立刻就觉得挖掘土特产类产品应该是个不错的方向,所以一听侄女说唐新岚和村里签了租地合同打算种野菜,立刻就跑过来了。

“岚岚你别看我,这事儿村里绝对不干涉,你们自己谈哈。”孙今妍立刻表明了立场。这也是当初谈好的,村里只负责整合土地资源打包租赁,至于经营方向,只要不破坏土地资源,村里就不会给她太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