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还有店里在卖的土特产,我也放进去了,有些游客可能不是我的粉丝,也不知道咱们有网店,现在村里还没有一家专门的特产店,到时候游客要是想买点土特产带回去,又懒得大包小包的自己拎着,只要扫一下这个二维码,直接在线上就能挑选本地的土特产,填好地址,下单,直接快递到家,方便又省事,还能用咱们网店的优惠券呢~”

唐新岚一块块把这个小程序的功能展示给陈新平看,一边看一边给他解释——

“还有这一块,本地方言音译,我可是找了咱们村好些婶娘嫂子帮忙才凑齐的,虽然现在大伙儿都会说普通话了,但有些发音还是和普通话不一样的,弄个对照表,也能给游客增加一点旅游的体验感。”

“好!这个小程序不错!回头等咱们镇上的旅游线路建设好了,咱们也要做一个这样的小程序,还有这个客房预订,现在都是能上网的,咱们脱贫事业要想跟得上时代发展,这方面还需要很多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啊!”陈新平忍不住叹息道。

他这段时间也在试着接触手机上的新事物,连围脖都关注了好多,不过这个小程序倒还是头一回听到,先前他们镇上发布消息都是在网页上,但很明显,唐新岚这个扫码就能看的,好像比网页更方便。

进了屋,里面的装修设计和唐家这栋楼稍显土气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地上除了卫生间之外,全部铺了浅色系的木地板,衬着雪白的床罩和亚麻色的窗帘,整个房间非常的森系,窗边有个毛竹做的矮榻,上面放着两个蒲团和一个小茶几,茶几上摆了一套茶具和一只透明玻璃小花瓶,花瓶里居然养着一株水葫芦!

夏天正是水葫芦生长的旺季,肥厚的叶片中间伸出了一支花箭,上面开了几朵淡紫色如凤眼一般的小花。

“不错呀,这装修你们花钱找人设计的?多少钱?”陈新平越看越觉得有那么些意思,忍不住打听起来。

这几年镇上一直没有放弃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也到各处去考察过,尤其是那些在网络上很红的乡村旅游线路,沿线的民宿、农家乐也都去看过,唐新岚这里的装修,就和那种动辄上千元一天的民宿很像,不过也只是室内装修像罢了,建筑和环境和人家还是没得比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就是几间民房,室内再怎么改造,农家院也很难改造出小桥流水,成本带高。

“其实没花多少钱,四间房子的装修设计图和水电图都是我同学帮我出的,只收了我两千块的友情价,房间里这些窗帘和床罩都是我在网上自己淘的布料,回来让我妈照着网上搜的样式自己做的,我爸负责安装,比店里买便宜了一大半呢。”

“还有这些竹床、竹榻和竹椅,都是我们自己家毛竹山上砍的毛竹请人做的,环保又好看,也花不了多少钱。”

“最大的花销就是水电线路改造了,还有木地板和浴室改造,光是四个卫生间就花了两三万。”

“要这么说的话,老百姓想利用自己家房子做农家乐,确实也需要不小的成本。像你们家花了这么多钱,有没有想过多长时间才能收回成本?”陈新平皱眉道。

“也不能这么算啦陈书记,您这么想,咱们农村谁家里没几间空房子啊?孩子在外面打工上学,一年也难得回来住几次,还不如花点钱改造一下,反正装修得好看舒服点,就算没客人,自己家住着也不亏呀。”

“我当时就这么想的,楼上这几间房装修的好一点,也不需要另外雇人,就算是都住满了,我爸妈加上我,三个人也够了,一个月只要有一半的时间有客人来订房,每个月的营业额就有两万多,去掉三餐水电之类的成本,万把块钱的纯利润总是有的。”

“陈书记您想啊,咱们乡下哪能找到在家里干干活,每个月就有万把块钱收入的工作呀?我把这四间客房好好经营起来,细水长流的,我爸妈的养老金起码不用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