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芷原先觉得李素不懂技术,这也不算偏见,也没有冤枉李素。
因为李素确实做不到亲自研发一项工程技术、并且落地到可以直接应用的程度。他是文科生嘛,有的只是对大方向的把握,和博闻广知的见识。
还是那句话,他就是一个优秀的提需求甲方,需要很多乙方设计师配合。他说不出一种新机器怎么研发出来,但乙方拿给他一个方案后,他瞬间就能说出“这正是我所不要的方案,你还得如何如何整改”。
但要是不提供这个错误示范案例来批判,让他直接无中生有聊该怎么设计,他也抓瞎。
诸葛亮姐弟这些年毫无疑问就是接力当了李素的乙方,虽然也吃过苦走过弯路,但收益也非常大。至少他们从来不用担心“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改进设计稿”的问题。
这一次,跟李素沟通了之后,诸葛芷也很快找到了方向。
她也不顾尊卑,没有那方面的意识,拉着李素在诸葛家的工坊留晚饭,一起讨论了一下午的思路。机器的改良或许还要几个月慢慢试制,但至少把工艺流程的拆解、搭建先梳理清楚。
仅仅一个下午,诸葛芷就大致想好了未来诸葛家的棉纺工场需要如何搭建弹棉花的车间、梳皮棉的车间、纺纱的车间、织布的车间每个环节大致需要如何的资本资源投入比例和劳动力资源投入比例。
以及改良后的机器要达到怎么样一个目标技术指标,她也都先定好了,这样才能让其他配套环节也先动起来
这一点非常难得,因为哪怕诸葛亮搞研发的时候,也是先把东西做着,做出来之后,才知道有多高效。而诸葛芷居然是先把研发目标给定了,这种“研发管理”的项目能力,李素来到汉末后还真没见过,她等于是跟李素两个人,就开了一个“立项会议”。
李素不由啧啧称奇:没想到这女人还挺有商业天赋,研发能力虽然比诸葛亮弱,但组织调度资源的能力是真的强,难道就是从商这两年多自己摸索练出来的么?每年数亿的资金出入,能练出这本事,倒也不奇怪。
诸葛亮虽然聪明,也会鼓捣小玩意儿,不过对赚钱是真的不敏感。诸葛瑾擅长民政,但要说组织生产调度资源,也做不到这种程度。
诸葛家至少已经有三个人才非比寻常了。
可惜诸葛芷生错了时代,要是到后世,肯定也能成为叱咤商界的事业女强人。
“十户之邑,必有忠信,今日方信,可惜了。”吃晚饭的时候,李素情不自禁地感慨。
这句话是论语公冶长里的,属于子曰。
诸葛芷也是读过书的,李素低声吟哦,她当然听得懂,不由有些不安:“使君,可是妾刚才所筹划,还有什么缺漏?”
李素若有所思地答道:“哦,没有,别多心,我只是感慨,贤妹一介女流,也有如此调度之才。若是男子,怕是从政负责北伐大军的后勤军需调度,都能一展所长了。”
历史上给诸葛亮北伐提供钱粮后勤统筹的长史杨仪,李素估计也就这种水平了。诸葛芷要是男人,有如今这几年历练经验,可不是也能做个后勤长史。
诸葛芷倒是对自己的处境很满足:“身为女流又如何?从商又不是做官,妾从商数年,觉得颇能一展所长,又不被家人拘束,想做多久就做多久,岂不美哉?何须使君为我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