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慧慧一听,顿时恼了,“你这是不打算娶媳妇了?二丫也不嫁人了?就你这种供法儿,家里别想存下一分钱。”
她不是不想让孩子们去念书,但她不是只有来明、来安两个孩子,为了让两个小的去读书,让大的四个都拼了命挣钱供...
这种事儿她做不出来,也不能这么做,来安今年十四,男孩子的亲事能等两年,但慧宁十二了,最多等个两年,再晚可就嫁不着好人家了。
来安赶紧安抚他娘,“娘,你别急,你先听听我的想法。”
“那你说吧,你啥想法?”
“娘你看,小五、小六是不是比别人家的臭小子都聪明?”来安说的无比自信,“不说远的,小五可比前街二舅姥爷家的洪雨聪明的多,洪雨都去念书了,咱家小五不去,以后还不得被他埋汰死。”
“而且我现在年纪还是有点小,找小工不好找,等到我过了十六,有力气了,一个月小工差不多能做满的,那时候一年的束脩也就是我一个工钱,那不就能攒下钱了?”
“我十六再相人,相到十七,差不多能定,定了再等一年成亲,两年的时间,聘礼咋也能攒出来,二丫也是一样,她过两年才十四,跟我一起相看,她是女孩,得好好挑一挑,十五定,十六嫁,也不算大。”
“娘,你说呢?”来安早就和慧宁兄妹俩商量好了,按照他们俩的想法,就是再过几年勒紧了裤腰带的日子,也得让两个弟弟去念书。
“再说了,三丫、小四也都大了,慢慢的也能挣钱了,还有你和爹,咱们一家子心在一块,劲儿往一块使,还怕供不起小五、小六读书?还怕耽误了娶媳妇、找姑爷?”
郑慧慧被他说动了,也有些犹豫,“你让我想想。”
来安了解他娘,看他娘的样子就知道他娘这是犹豫了,“哎,娘抽空和爹商量商量,我觉得这是好事儿,小五、小六只要有一个读书出息了,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