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天都能一百文的进账,你说咱们要不要把东边再盖一间出来?慧宁都定了亲了,来安也到了岁数,该给孩子们分开屋子。”
郑慧慧算着自己手里的钱,等过了年,慧宁就十三岁了,再过一年多点,就该嫁人了。
谷老五听着她念叨,手上还削着木签子。
“慧儿,再等两个月吧,等年前,咱们手里钱再多一点,正好太冷了咱们就不去镇上卖麻辣烫了,在家里盯着盖房,多盖两间。”
“来安娶媳妇肯定得用一间房,小六和小五也大了,到时候让小四他们仨住一间,二丫、三丫姐俩住一间,盖三间正好。”
“盖三间?那得需要多少钱啊,买瓦都得可批的买。”郑慧慧担心钱不够。
“没事儿,够的,等快过年,前街的大金大银就该回来了,他们俩有门路。”
谷老五显然早就打算好了,谷家村是个不大的村子,只有三个大姓,一个是谷,站了一半多的人口,还有一半是孙和陈两姓。
还有一些姓都是一两户人,翻不起什么风浪来,在村子里也没什么话语权。
人多,路子也就多,谷老五所说的大金大银,是一对契兄弟,一个叫谷大金,一个叫孙大银。
他们年轻的时候家里穷,吃不上饭,于是结伴出去找活干,慢慢的久了,就搬到一块去住了。
虽然没有摆酒席,但孙大银是上了谷家族谱的,因此村里人也都知道怎么回事。
当时村子里看不起他们俩的人可多了,两个男人过日子还能过好了?
不过,村民们的闲言碎语并没有影响大金大银,因为他们一年到头,三百六十天有三百天压根儿不回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