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马车进入林地,山路颠簸,越潜放慢车速,缓缓陈述:
“融王早年算是个明主,晚年沉迷酒色,宠信小人,又刚愎自用。他要是早日归西,融国太子昭禖或许能有所作为,他要是在王位上继续待个十年八年,融国必然会由盛转衰。”
常父听得目瞪口呆,问道:“你每日到乡学去,就是听夫子讲融国的国事?”
越潜悠悠道:“夫子会讲政策的优弊,他讲的多是岱国的事。”
毕竟身为岱国的夫子,来融国教学,不敢说融国坏话,被驱逐是小事,惹怒融国国君,可是会被诛杀。
常父问:“阿潜,你都是从哪里听来?”
越潜回道:“我时常进城,又是公子灵的随从,总会看见听见一些事情。”
他对融国的事情毫无兴趣,今日突然提起,顺道发表一番见解。
常父忽然意识到,越潜变化巨大,他的变化不只是外表,更深刻的变化是内在。
即便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他却还能顾念旧情,不忘本心,这小子不简单啊。
两人回到家中,常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院门关上,他已经习惯封闭的生活。
越潜从车上搬运物品,一手扛粮,一手提酒坛,扛粮的手是左手,提酒坛的手是右手。
“把酒坛子放下,我来搬。”
常父抢过酒坛,捧在手上,他念叨:“伤都还没好,也不怕那只胳膊废掉。”
把一袋粮食扛进厨房,掀开米缸盖子,越潜回道:“不至于。”
养伤多时,这只手臂也差不多好了。
想起他说过的负伤原由,常父问:“真是自己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