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修复手卷的任务

他先去了文化市场,把所有卖纸张的店铺全部跑了一遍,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店铺里,五年以上的宣纸都很少,只有一家店里存有一定量的老纸。

店老板姓山,比沈瑜大几岁。前老板自称家里是两代人都是做宣传的。他直言不讳,自己店里的老纸,是上世纪80年代生产的产品。

沈瑜买了几张老的宣纸、皮纸。两人聊的逐渐熟悉,山老板问沈瑜买老纸做什么用?

沈瑜只能说,是为了临摹作品,尽量贴近原作。

山老板说:“整个市场里,就我这里有老纸。如果你还想买更好的,要么去首-都或者去魔-都,要么就是去原产地看看。

但是,你别抱太大希望。我大伯、叔叔都是做宣传的,据我所知,他们厂里存有一些老纸,超过30年的老纸很少了。”

沈瑜在问哪里还能找到老纸。

山老板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让沈瑜去装裱店问。

沈瑜又跑了几家装裱店,才问明白,人家店里这里不会把装裱材料卖给你。另外,大部分装裱店并不承接修复字画的业务。

沈瑜厚着脸皮,借着上次捐献汉代石砚的事情,跑到滨海博物馆,找到了认识的齐院长。

齐院长还记得沈瑜,听说他的来意之后,热情地带着他,到了书画古籍工作室。

工作室的负责人是一位林老师。

林老师听说沈瑜的想法,没有藏私:“小沈同学,我们这里修复字画的数量不多,我们主要的修复任务是古籍一类的文物。

我们修复所所用的纸张,一般是特制的褚皮纸,找专门的厂家定做,桑皮纸、仿古纸,竹纸也有定做。

我们这里的老纸很少,老的丝绢不可能有,也没有办法定做。或许,一些比咱们更大的博物馆能收藏一点,那也是从民间收集的。”

沈瑜空手而归,虽然没达成任务,但是,林老师给了他一点启发。

沈瑜来到文物商店门口,先和袁哥抽烟聊天。正在聊天儿的时候,他看到胡云霞走出店门,像自己招手。于是,他对袁哥打了个招呼,跟着胡云霞走远了一点。

胡云霞说道:“那天走的太急,一直没跟你说谢谢。”

沈瑜说道:“还提这个干嘛,有佳人相伴,我高兴还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