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宣城的码头停了一艘两层高的民用商船。这艘船是杨凡早两年买的,一直没机会去更远的地方。一切准备妥当,船在三月初的一天清晨,离开了宣城码头。
清明时节雨纷纷,林墨竹透过窗户望着外面的风景,细雨纷飞,一切看上去都是雾蒙蒙的。青山绿水在朦朦胧胧中若隐若现,仿佛仙境一般,看得人沉醉其中。正看着,一双有力的手伸过来,将他拦腰抱起。
“天冷,不要坐在窗前,吹了风着凉就不好了。”
林墨竹没反抗,只是无奈的喊了句:“杨大哥。”
初春的天气再凉,房间里烧着炭,他身上还裹着厚披风,哪会那么容易着凉?杨凡是关心则乱,自从他落水后刘一正说他身体虚要好好养一养,杨凡就变得特别小心。说了几次,杨凡依旧故我,林墨竹知道他是担心自己,就随他了。
“船工早上抓了一些河鲜,我让秋月中午做几道送来。”杨凡抱着林墨竹走到火盆旁,他自己做到旁边的椅子上,让林墨竹坐在他腿上。
山庄里的两位大丫鬟,春花善针线,秋月善厨艺。跟着纪惜言以及酒楼大厨学了几年,秋月现在的厨艺很不错。这次出行,考虑到行程漫长,杨凡就把春花和秋月两个都带上了。只是没想到春花晕船,一上船就倒下了,幸好有刘一正的药,现在吃了药在床上躺着。庆幸秋月没有一起晕船,不然他们就只能跟着船工吃大锅饭了。
杨凡在抚远县有自己的养殖场,在山庄,平曰里时常也能吃到各种水产品,不过从河里现捞现煮体验还是很新奇。
辣炒河蚌、香穌小河鱼、盐水小河虾,再加上炖的汤汁奶白的杂鱼豆腐汤,几道小菜吃的杨凡和林墨竹唇齿留香,很过痲。
午后雨渐停,林墨竹总算征得杨凡的同意,可以去甲板上走一走。
船行驶在水面上,随着水面波动摇摇晃晃,甲板上的船工却如履平地一般熟练的操作着船帆和船舵。看到杨凡和林墨竹,船工们手上动作没停,笑着和他们问好。“杨老板,杨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