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跟班

这些都是想法,能实现的希望微乎其微。老谭光头这些年了,跟着他干的小弟也不少,没一个剃光头。

老谭领着黄宇航慢慢转悠,来到煲仔档口。

一排煲仔炉上炖着十五个砂锅鱼头。

鱼头是食府的招牌菜,以鱼肉鲜美汤汁奶白浓郁闻名,完全脱离麻辣口味,以煲炖功夫见长。这也是店家的精明之处全都是麻辣口味的菜,突然出现一道咸鲜口的,顾客肯定喜欢,何况还做到了极致。

砂锅鱼头的做法和老谭在饺子馆研发的铁锅鱼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反其道而行之。老谭是在东北人咸鲜口的基础上加入了川湘菜元素,他家是抛弃了川菜的麻辣口味,采用北菜的烹饪技法,可见创作这道菜的人思维不一般。

老谭和负责砂锅的师傅唠了一会儿,说起来还是老乡。东北黑龙江人,以前在哈尔滨的张氏鱼庄主做砂锅鱼头了,被这里的老板挖过来的。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虽不落泪,但也亲近。砂锅师傅说他家的鱼头一共三种做法,现在看到的是最被客人认可的一种骨仔豆腐煲鱼头。还有“腊味泉水鱼头”和“生焗蒜仔红汤鱼头”,卖的都不错。

三种鱼头产品加在一起每天销售一百份以上,近一万块钱。

参观厨房的人大部分都出去了,老谭和黄宇航转悠到了厨房后门。

推门出来,是一个空院,用彩钢瓦搭着棚子,棚子里是四组大鱼缸。里面养着花鲢、鲤鱼、草鱼、鲫鱼。以花鲢居多,一百多条。

鱼缸前面的空地上摆着一排小板凳,估计是给厨房员工休息用的。养鱼的是两个老汉,一个在扫地上的积水,一个在收拾鱼头。

两个老汉发现有人进来,看老谭和黄宇航脖子上挂着胸牌,知道是来参观考察的,都露出笑容,礼貌的点头。

老谭笑着冲两个老汉点头,走上前问:“咱家就你们俩杀鱼吗?”

“三个,今天有一个休息。”扫地老汉笑呵呵的说。

“一个月多少钱?”老谭问。

“一千八。”

“哦,不算多呀,够花吗?”

“够,我家老板给我们上保险,医保、养老保险都有。”老汉一脸笑容,看得出这笑容是发自内心的。

“还给上保险呢?”黄宇航不相信的问。

“嗯,在这只要干满一年,都给上保险。”老汉说。

“您老在这干多长时间了?”黄宇航问。

老汉把手伸出,然后握成拳头骄傲地说:“十年,十年了,小饭店的时候就在这干。”

老谭倒不惊奇于饭店给老汉上保险这事,他感触的是两个老汉的工作态度和洋溢在脸上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从笑容中可以看出老汉在这里工作的挺开心,并且安逸。

一个饭店能做到这一步不容易,现在有多少饭店员工是拿着老板的工资而骂老板的,这几乎成了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