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生命感动

凉亭里有六、七个老人,有的拉二胡,有的弹琵琶,有的打锣。一位六十多岁很有风韵的阿姨站在中央,声色俱茂的唱着京腔。

那身段、那声腔,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唱念做打,活脱脱的真实人生。

张丽没靠前去,在五米外站定,认真的听着、看着、欣赏着。有一瞬间觉着自己就是那个唱戏的阿姨,有滋有味悠闲的活着自己。

活着自己。

是呀,人不就是活自己吗?

如果没有这场病,有些事也许到现在也看不开,还纠结着。

她又想起了爸爸。

那是大专毕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的是旅服专业,在一家酒店上班,当领班。

心里反对反对爸爸找后妈,但又希望爸爸有人照顾。

这是一个矛盾心理,没亲身经历的人体会不到。

我们在小说、电视上看到那些懂事的儿女同意爸爸,或者妈妈找后老伴,为之高兴,心里说如果是自己也会这么做。

没到真格的时候呢,到真格时候心里都或多或少的不自在,不愿意,甚至反对。

人之常情。

张丽和妹妹嘴上不反对,笑着说同意,并且支持,但心里还是那个。

自打爸爸把后妈领进家门,张丽回家的次数就少了,觉着尴尬,不愿意叫那声妈,也叫不出口。同时觉着那不再是自己的家,而是别人的,只不过爸爸在而已。

这多少对她的性格和生活有些影响,于是有了自己第一段感情波折。

爱上一个有家有业的男人,飞机厂的军代表。

当轰轰烈烈的爱情最终以悲剧告终之后,由于年轻,曾一度把自己的错误归罪于家庭如果妈在就不会这样了,或者爸爸不找后妈,还和以前一样关心疼爱自己,也不会这样。

她一直耿耿于怀。

爸爸去世,自己生病,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后一切都释怀了。

那只是年轻时的经历,只不过荒唐些,疯了些。

哪个少年不疯狂?谁人年少不荒唐?

爸,不该怨你,是我自己的错,现在知道了,你能原谅吗?不原谅也得原谅,谁叫我是你女儿呢。张丽在心里说着,脸上露出了撒娇的、调皮的笑。

有风韵的阿姨一段唱罢,走到长椅前拿起水杯润嗓子,伴奏的几位老人也都歇歇,有喝水的,有点烟的,有站起来伸腰拉胯的。

小憩,为下一段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