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允承怕李决提出暂时遗弃望远镜,赶紧抢着讲:“你先回家,我打辆车也很快。”
这倒给了李决一个机会,自然地把衣兜里揣着的备份钥匙递给应允承:“收好。”
应允承在四十五分钟后到家,上楼前不忘在楼下便利店补齐一箱之前在超市里没来及买的可乐。
钥匙开门的声音传来的时候,李决正在卧室里换床垫。他看一眼桌上的钟,下午五点二十八分,应允承正式成为他的室友。
有钥匙,对冰箱里的所有食物都享有共同所有权,睡同一张床的那种室友。
第16章
九天的发射完成了,但行政上的事务还远没结束。李决在参加的不知道第几场总结会上终于下定决心早退,他绕到大实验室,液晶屏上仍然显示着卫星的实时监测画面,单调枯燥的轨道运动,远不如总结会上反复播放的发射画面来得惊心动魄。
刚到研究所第一次参与发射项目的时候,李决几乎只是个旁观者。发射当天他甚至不在控制中心,而是被所里安排去协助电视台直播。于是最最惊心动魄的倒数半小时内,李决一直在看出镜的女记者反复补妆,现场和电视台演播室的连线时间不超过五分钟,点火完成后画面切过来出镜女记者在一分钟内讲完所有词,他们这里的一切就结束了。
李决在那个时候感受到一种幻灭。他身处一件所有人都在谈论的热点之中,但他并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紧张与成就感都十分稀薄。高`潮消散地如此之快,一颗卫星最受关注的时刻大概也就是这一瞬,数亿人的注意力很快分散,之后它要在太空里进行无数次转圈圈似的漫游,直到报废后成为太空垃圾。
九天结束之后李决习惯每天来实验室看十分钟监测图像,一个大型项目当然是集体成果,但这十分钟被李决认定是他与这颗卫星的私人时间。
李决估算着会议时间,在差不多快散场时才离开实验室。一楼的回廊里钟一贺跟余海洋在抽烟,钟一贺大老远就冲李决招手。
李决跟余海洋只算得上点头之交,余海洋比他们早来研究所两年,专业领域一直做得一般,转到行政岗后倒是混得风生水起。李决去上科普课的班上最调皮的小孩余子飞就是余海洋的儿子。
余海洋比钟一贺先开口招呼李决:“我们家余子飞上周还在问,李决叔叔什么时候能再带他们班同学去看星星。”
钟一贺在旁边打岔:“不是吧李决,你对小学生们也搞这种浪漫招数。”
李决懒得理钟一贺一贯的不着调,笑着接过余海洋递过来的烟,一抬头仔细看才觉得余海洋原来被大家开玩笑的那种“行政肥”好像退了不少,对比明显到李决直接脱口问:“你最近是不是瘦了不少?”
余海洋脸上那种适合各个场合的笑是随时准备好的,说的话也像打过草稿:“那可不,这是全身心积极响应廉政建设,下次选廉政标兵你俩可得投我一票哇。”
李决虽然没有反感,但这种过于官腔的官腔听多了还是觉得腻,钟一贺倒是直接:“你他妈讲话真是假的可怕,我看你是开党会开出了惯性,活该你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