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先发制人 摩童 2339 字 2022-08-25

年晁云百口莫辩,这场面怎么看都是他理亏。

戚寒叹口气:“你刚才说的我都听见了,可是人总要向前看,我也不会,总在原地等你的。”

江照跟着他走了,门在年晁云面前“咔塔”一声关上。

彻底把他和里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

憨憨:小挫折,问题不大。

寒哥:呵。

第22章

年底前年晁云因为公事太忙,基本没怎么有时间好好解决之前悔婚的事儿。

没给父母一个交代也没能好好去叶家解释。

两家的婚事虽然没公开表示告吹,但媒体多的是捕风捉影的本领,年晁云还没“结婚”就被“婚变”。老年总没站出来为儿子说话,他觉得这是他自作自受,叶家更是一言不发,不光不辩解,还明里暗里,给他使绊子。

公司新签的艺人上任东家和叶家交情颇深,到年总手上之后,前东家就状告歌手没按合约履行完“发行五张专辑”的义务,并声称“精选集”并不属于合约范围,逼着年晁云和那个艺人要吐7000万出来。

叶家煽风点火,发通稿,买水军,好一阵子把年晁云搞得焦头烂额。

网上风向不一,叶家就趁机攒动那些合同马上要到期的人换东家,给年晁云来个釜底抽薪,彻底搞垮他。

好在这场官司,年晁云是赢了,但精力耗费实在太大,半个多月的时间几乎都和萧野在外面出差。一结束,野王惦记着他的软玉温香,连夜买了红眼航班回去了。

年晁云另有打算——他定了去戚寒老家的高铁票。

追人就要有追人的态度,不是说我砸钱、用路数把你弄到手,花前月下就拉倒了,那就是一种形式,缺乏诚意,显不出珍贵。

年晁云想要了解戚寒,从头开始一点一点了解他。并不仅仅是因为对他感兴趣,他自己也想知道为什么会喜欢他。

戚寒的老家他统共就去过一次,好在他记性好,地方也不难找,一座座桥翻过去,沿着河岸走,远远就看到有个老太太端着小板凳,用他熟悉的姿势在那儿剥芡实,脚边还放着那台收音机,咿咿呀呀地唱着戏。

上回来的事儿还历历在目,眨眼已经700多天过去了,一切都物是人非。时间真是奇妙的东西。

年晁云凑上去喊老太太,四五次才抬头,眼神是不对焦的,好像压根就不知道人家在叫的是她。年晁云想起来,戚寒说过他外婆的癌已经扩散到脑部了,严重影响记忆。

年晁云耐心地蹲到她面前,指着自己说:“您还认识我么?我是戚——寒——的朋友。”

又说了好几遍,老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最后干脆拉着年晁云的手,咿咿呀呀地只管叫他孙媳妇儿。

她还步履蹒跚地跑到里屋,不知从哪儿翻出一对漂亮的鸳鸯锁往年晁云手里塞。

里屋跑出来一中年妇女,一边着急慌忙地甩着手上的水,往围裙上擦,一边去拽老太太。

年晁云支起身子打招呼:“阿姨好。”

女人满脸热诚,大概是不知道他和戚寒的事儿。只以为他和戚寒,甚至和他们家陶爱国都是朋友关系。

“不好意思啊,老太自从生病了,脑子就不好,认不清人。”看到年晁云手里的鸳鸯锁,女人尴尬地拢了一把额前的碎发,“这个锁是他们老祖宗留的,老早就一直说将来要给戚寒讨老婆用。”

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出来了,她虽然不至于诟病小年总会贪图这把锁,但意义非凡,拿着确实也不合适。

年晁云就想把锁放回桌上,结果又被老太塞回年晁云手里,一直絮絮叨叨抓着他说:“要照顾毛毛,毛毛好。”

老人的手温热又干燥,但过于瘦弱,年晁云心里一阵心酸,他郑重回复:“我会的,我会照顾他。”

陶家夫妇热情好客,一定要留年晁云吃饭。他们有自家散养的鸡鸭,刚好可以用来招待客人。年晁云推脱不过,就另外搬了个小板凳,陪老太太一块儿到门口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