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孟茯听了这话,半信半疑,但还是拿了几个铜板递与孙买办:“这话我记着了,耽误你不少时间,这几个铜板算是请你吃杯茶。”

孙买办笑呵呵地接了去,也不嫌少,“痛快人,下次这种事情只管来问我,我虽是给你做不得,但是好赖我是晓得的,免叫你花冤枉银子。”

孟茯辞了他,前思后想,典史这里行不通,那就只能重新想办法了。

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姜家死绝了,就自己一个人,自然而然自己就是那户主,哪里还需要求爷爷告奶奶这么幸苦她发愁着,又不能毒死他们,太明显了,村里人又不傻,少不得要怀疑到自己的头上来,到时候反而要下大牢。

一面想起从前看的那些小说,只说乡下死个把人,不会叫人晓得,可事实上村里丢了一只猫,是死是活也要找出来。

活的要查为何丢了,是否被人偷抱了去。

死了还要追究它的死因。

更不要说丢牛了还惊动衙门什么的。

到了村口,把换来的铜钱拿出二十个,送到地母庙去。

第23章

惠德笑眯眯地接了过去,“孟大夫是个好人,所以菩萨会一直保佑着你呢。”说罢要去煮茶。

孟茯见他把钵、铙、铜钹收起,旁又有些香烛纸马,“要出去做法事?”

惠德和尚回道:“河上游黄乡绅家老太太前儿归天去了,他是有钱人家,要讲排场,丧事少不得大办,这十里八乡的僧人都去了,我也得了他家来请,一会儿就锁了门去。”

说罢,有些担心地看着自己这地母庙。“这一趟去,白天黑夜要给老太太念经,少不得是七八天了,也不晓得叫哪个来帮我看着一些。”

孟茯闻言,便道:“晚上我看不得,白日里倒是能过来瞧一瞧。”

惠德和尚听罢,“白天来便行了,晚上咱们这穷乡僻廊也没什么贼人。实话告诉你,我就是担心这些个顽皮孩子,上次我才给菩萨上了金装,关了门出去一趟,回来不晓得谁撬开门,牵了狗来在菩萨身后撒了泡尿,供奉的香炉杯碗给打了一片乱,真是罪过罪过!”

孟茯回了家里,若飞兄弟在草亭里读书,见了她忙迎过来帮忙搬东西,孟茯便提起地母庙的事儿。“你们下学后,绕到那头给老师父看看门,从桑林穿过来。”

“他要出去么?他就是个假和尚,上次听狗子们说,他床底下还藏着火腿肉呢。”若光有些看不上惠德,觉得和尚不该是他这样的。

那惠德若在庙里,小孩子们哪里能进得了他的房间?多半是他出门的时候,真叫这些顽皮孩子撬锁进去了,便道:“乡下的小庙都是些俗家和尚,别的地方还有那娶妻生子的,所以甭管人吃不吃肉,但是不经他人的同意撬锁进去,便是形如小偷贼子,要不得。”

若光连连点头,又忙解释:“我们没进去,是狗子他们。”

母子三人进了院子,但见小羊羔已经牵着回来了,现在多半开始适应了生活,逐渐长起了个头,比刚来时打了一些,萱儿蹲在旁边喂草。

想是听到了孟茯他们的话声,所以就起身告状:“二哥是没有去和尚的屋子里,可他们昨天去偷了别人家的梨子,还不准我说。”

若光急了,忙朝她喊道:“我不是分了你一个么?”

不等孟茯开口教育,若飞就沉下脸来,“你昨天不是说别人送你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