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意一出,得到了包括四爷在内的兄弟们大力赞同,兄弟几个商量了好几天,感觉没有什么疏漏之后,这才一起去乾清宫“逼宫”。

没办法,家里管钱的是汗阿玛,育婴堂和养济院都需要钱,不用学生教学费的学堂更是烧钱,没有汗阿玛的准许,凭他们几个攒下来的那点家底,砸进去连个水花都飘不起来。

老大已经成家,他的钱要养一大家子人,要不是有惠妃的资助和长辈们时不时的赏赐,只靠光头阿哥的分例,他连日子都过的紧巴巴。

太子和老三老四孤家寡人,太子爷自己的分例比所有兄弟加起来还要多,但是并没有什么用,想办学堂需要几万两甚至几十万两银子,盖房子找老师发工资养学生样样都要花钱,他们那点儿分例实在不够看。

康熙对儿子们的想法表示肯定,京城毕竟是一国之都,外城那么多无家可归的乞丐看上去也不太好,育婴堂出来的孩子没有一技之长没法找到容身之处,当乞丐还算好的,就怕他们沦落为盗贼打家劫舍,不光害了自己,还给朝廷找麻烦。

如果能开办学堂让学点本事能够自谋生路,自然是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只是肯定归肯定,办学堂的钱国库还是不能出。

不是他不

愿意,而是这两年周边不安稳,他们一边防着老毛子一边防着噶尔丹,还要提防西藏那边跟着凑热闹,国库的银子要留着用来打仗,开办学堂的钱只能他们自己想办法。

皇帝陛下如此回答,几个阿哥都傻了,他们自己筹钱?他们哪儿来的本事筹钱?

几个人垂头丧气的离开乾清宫,趴在桌上瘫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