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麻烦不麻烦,给了钱的。”斯文青年并不擅言辞,简单寒暄两句,便住了嘴,老实在前方带路。
庄秦走在他身侧,和他一问一答闲聊,从斯文青年嘴中挖出不少信息。
这个青年是村长之子,叫李旷,因为村里要祭先祖,村长抽不开身,派他过来接待客人。
他们所处的村叫太白村,据说当年太白先生途径此处,觉得他们村子景致像他故乡,当即勾起他思乡之情,挥笔写下《静夜思》。后太白先生对他们村有大恩,为感念太白先生的恩情,于是将村名改为太白村。
庄嫣好奇地问:“李大哥,据说《静夜思》,是太白先生在扬州旅舍写的,其实不是吗?”
“我们村,以前就叫扬州旅舍。”李旷骄傲地道, “听到这个名字,是不是就想来我们村歇脚?这就是我们先祖的智慧啊。”
庄嫣顺着夸了两句,又道景致很好看,曲径通幽。
李旷笑道,“那是,我们村的景色没得说,太白先生都夸过的。我们村有水坝、大水车,那两个地方,你们可要好好看一看,你们城里人来了,都喜欢到那拍照打卡。”
穿过长长的土路和掩映的竹林,就到了村口。
村口立着一块大石碑,上边书着三个大字“太白村”,银钩笔画,笔走游蛇,字体自成一家。
卿八心念一动,问:“李大哥,这字是谁写的?”
李旷视线落到石碑字上,乐呵呵地摇头,“不知道,买回来时,就是这样。你也觉得字好吗?我也觉得,村里用几千块钱定做的,值!”
空中传来若有若无地丝弦管乐击鼓声,断断续续地不成调,但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