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特别行省

朱慈煨便连忙趁热打铁,跪在了地上,道:「儿臣以为,父皇天纵英明,终有一日可平定天下祸乱,还天下百姓之安宁儿臣愿在山东施行改革,为父皇尽一份心力,亦使我大明能得富强之策。」

说完以后,林敬便将早已经准备好的改革奏疏呈递了上去。

崇祯皇帝顿时便来了兴趣,他同样也认识到大明朝所存在的重重弊端,只是事情一桩接着一桩,根本没有办法完成改革措施,只能努力地修补着现如今大明早已残破不堪的体系。

可是在他的心里,何尝没有一个改革的想法呢?

从崇祯皇帝支持林敬实施宗室改革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皇帝有多么迫切地希望让大明尽快强盛起来——当然崇祯也有自己的局限性,那就是他总是不希望大动干戈,想要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更多的成果,而这也是他跟林敬最大矛盾的来援。

此时,看完了林敬所有改革想法的崇祯皇帝,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动怒,而是颇为奇怪地望向林敬。

「你哪里来的这些想法?」

尽管崇祯对于林敬的天才已经有了相当的认知,可是眼下却依然吓了一大跳,这里面涵盖的改革措施几乎涉及到方方面面,甚至很多问题都需要积年老吏才能摸清楚,可是眼下就这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放在了面前,一览无遗。

林敬轻声笑道:「这是儿臣在石景山闭关所得,其中有些地方不甚成熟,儿臣也不准备在全天下推广——准备先在山东挑一两个县作为试点,来看看能不能有个好的结果。」

当听到林敬这么说,崇祯心中疑惑尽去,也开始认真地细看了起来,认真地揣测里面的条条款款是否具备可行性。

可是等他仔细思考了一遍之后,却发现它们似乎在理论上真的可行,至少能说得通。

「为什么只在一两个县推广?朕看里面很多措施,似乎可以放在全国。

「启禀父皇,父皇心里装得是天下九州万方,可是儿臣却不能也不敢这么想,眼下很多事情都要一步步来做,儿臣步子虽然迈得大,可是心里要做到有数才行,若是只在一两个县里推行,即便出现一些问题,都可以及时进行控制。可一旦放大到全国范围内,只怕要出大乱子,到时候反而会导致好的政策夭折掉。」

林敬恭敬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可是知道这里面的反面案例,当年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跟这一点也有很大的关系,青苗法也好,免疫法也好,初衷都是为了解决弊政,减轻百姓的负担,可是正因为没有控制好一开始推行的规模,反而被对手大肆利用,导致新法失败。

因此,对于林敬而言,他根本不会求急也不会求快,哪怕老老实实在山东扎根干个五年又如何?只要能够稳住局势,迟早这些努力都会转化为最深厚的底蕴。

崇祯皇帝不由得深深看了一眼林敬,年纪轻轻做事竟然如此沉稳若非是他看着从小长大的儿子,皇帝还真有

些不敢相信这是大明朝的太子。

「你想得确实很全面,那你希望朝廷怎么支持你?」

「回禀父皇,儿臣希望父皇能够恩准将山东设为特别行省,改变其地位,以便于儿臣后续的改革。」

在这个问题上,崇祯不由得犯了难,他自然能看得出来,一旦新政在山东全面铺开,到时候山东几乎在各方面都与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几乎形同于国中之国。

「这件事,容朕先想想,明日朝会之后,先拿给几位阁老们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