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来的是一个附属国的使臣,按例是要对乾隆行三跪九叩大礼的,可如今,在芃芃的影响之下,乾隆得知英吉利这个国家国土面积虽小,实力却不容小觑,甚至还以日不落帝国自居,三跪九叩大礼对于心高气傲的英吉利使臣而言,自然不合时宜,且他们也必然不能接受。
乾隆早早便给负责邦交事务的官员递了话,底线是要求英国使臣用他们对待本国国王的礼节来对待乾隆,至于能够谈到什么程度,就看礼部官员们的谈判能力。
善保今年十四了,因其长袖善舞,尤为擅长与人交际,且在上书房的学习生涯中,又苦练过洋文,在他入朝为官之时,乾隆特意把他放到了礼部。此番负责与英国人谈判的官员之中,也有他。
虽说乾隆给出的底线并不算难以达成,但礼部若是想要让乾隆满意,最好是能超额完成任务。
基于此,善保开始了与英国人的谈判。
起初时,善保要求英国使臣像大清属国的使臣一样,对大清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
对于这种繁琐的理解,英国使臣自然不可能接受,双方一时之间陷入了僵局。
善保在“请示”了大清的皇帝陛下之后,告诉英国使臣,皇帝陛下同意将礼仪减半,这已经是考虑到英国与大清的合作关系所做出的极为重要的退让了,不能再退让。
英国使臣在仔细考虑之后,就一些细节与礼部官员讨价还价了一番,而后接受了礼部提出的要求。
倘若大清的实力不如英国,英国使臣会认为接受礼部官员的提议是一种屈辱,可既然大清有与日不落帝国相媲美的武力,那么要让英国使臣像尊重自家国王一样尊重大清皇帝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虽说两国的礼仪有很大的差距,减半后的大清礼仪仍然让英国使臣觉得有些难以接受。但换个角度想想,他们觉得屈辱之事,在人家看来兴许是稀疏平常。且大清皇帝考虑到英国使臣对于大清礼仪的接受程度,已经主动将他们的礼仪减半了,这也是大清皇帝对英国使臣尊重的一种表现。